上海:是“白皮书”,更是普法宝典
时间:2021-12-03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是“白皮书”,更是普法宝典

上海:践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一线检察官制作发布白皮书

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在市北高新园区举行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上海检察机关连续9年发布金融检察白皮书

“五年来,本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减少27.8%,犯罪预防效果突出。”近日,上海检察机关发布《2016-2020年上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通报全市未检工作情况。

用白皮书分析通报检察工作、发布典型案例,已成为上海检察机关回应社会关切、普法宣传的品牌。进入新时代,上海检察机关针对不同受众关切,不断创新、丰富白皮书和案例发布内容。今年以来,先后就金融、知识产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涉老检察案件及个案等内容制发白皮书24件,发布典型案例340例,举行白皮书、典型案例发布活动24场次,进一步提升了检察机关利用白皮书和典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的品牌效应。

披露犯罪手法——为守护群众“钱袋子”提供锦囊

自2015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在每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发布《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总结案件情况、分析犯罪特点、研究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连续6年为上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言献策。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出台,浦东新区检察院根据该意见要求,深耕自贸、金融检察特色工作,先后发布《涉自贸、科创检察工作白皮书》《金融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分析情况、通报案例,彰显检察作为,提出社会警示。

记者翻开白皮书看到,针对涉自贸、科创经济活动、金融类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的情况,检察机关披露了一批颇具迷惑性的犯罪手法,如利用“专利碰瓷”实施敲诈勒索,利用期货交易、个股场外期权投资实施诈骗,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甄别能力。针对金融投资者防范意识不强问题,白皮书也为守护群众“钱袋子”提供了锦囊妙计,如对消费贷款领域诈骗案件频发情况,提示金融机构调查核实借款人还款能力,实施有效的贷后管理。

此外,白皮书还向公众介绍了检察机关办理涉自贸、科创、金融类案件以及助力企业合规经营的工作做法。如通过在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区知识产权局和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检察官办公室法律服务窗口,以知识产权权利人需求为导向,深入企业普法,为企业提供便捷法律服务。参与发布的企业家表示,白皮书语言通俗易懂,很接地气,对企业经营者也很实用。

分析发案原因——把普法故事推送到朋友圈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人口多、流量大、需求多元。目前,该市60岁以上常住人口已超580万人,占全国之首。老龄化的加剧,让涉老话题日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2019年,虹口区检察院率先成立全市首家老年人案件办理中心,以办案有温度、维权有力度、预防有广度为目标,不断增强涉案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0年、2021年,该院连续梳理总结涉老刑事案件情况,深入分析案件特点、发案原因和突出问题,形成年度涉老刑事案件白皮书,介绍检察机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老年人特殊群体司法保护情况。为实现普法效果最大化,该院还将白皮书中鲜活的案例,以普法小课堂、法治小故事形式送进老年人社交圈和微信群,被大家在朋友圈点赞转发。

“这不仅仅是白皮书,更是我们的普法宝典。”2020年8月,徐汇区检察院公开发布《未成年人涉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2015-2019年度)白皮书》,并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学校副校长蒋海英参加。会后,蒋海英在自己的朋友圈为这份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白皮书点赞。

该院还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举措,编撰《文明上网与法同行——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手册》,开发“阳光护航”法律知识答题小程序、起草网络游戏行业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倡议书,不断推动网游行业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上网营造清朗空间。

与民生相结合、选择社会痛点、热点作为发布内容,检察白皮书把看似“高大上”的检察工作,如春风化雨般将依法、守法、用法意识播撒到万家灯火中。

提炼犯罪特征——“谁执法谁普法”有效预防犯罪

“长宁作为全市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集聚了一批互联网巨头。何不从办理的涉互联网企业案件数据中精准提炼犯罪特征和原因,出一本白皮书来预防犯罪呢?”办理大量同类案件后,长宁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史晓俊萌生了这个念头。

说干就干。《涉互联网企业刑事检察白皮书》起草小组随后成立,史晓俊直接参与编撰工作。检察官结合办案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性、趋势性和预警性信息,集中分析研判、反复修改打磨,一个多月后白皮书出炉。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发布方式,检察官与网友交流互动,有效提升普法效果。

在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察长曾国东看来,谁办案谁负责,司法体制改革赋予检察官更大职权和责任,向社会公众分析、发布所办案件也是题中之意,既可提升办案检察官综合素能,又能提高白皮书的发布效果。如今,检察官发布已成为上海检察机关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的不成文惯例。

“欢迎检察官走进社区讲讲白皮书上的典型案例。”“希望你们能多出一些社会治理类的检察白皮书。”杨浦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胡迪回忆起该院发布的全市首份防诈骗白皮书——《上海杨浦诈骗类犯罪检察白皮书(2016-2018)》时,该区20余位人大代表当场发表评议。

这份白皮书发布后,代表们纷纷转发点赞,愈发坚定了该院用好、用活检察白皮书的决心与信心。时隔三个月,该院又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座谈,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

“大家和我们想到一块儿了,检察白皮书将不断推陈出新……”代表的建议当即得到回应。“白皮书的发布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希望代表们能把群众期盼的普法需求转达给我们。”为让法律监督职能在社会治理维度纵深拓展,让检察白皮书更接地气、贴民声,该院还邀请人大代表共同为白皮书策划、撰写出谋划策。

近年来,邀请相关部门、企业参与白皮书发布,发表评议意见,接受社会监督,这一做法在上海检察机关逐渐推广普及,共同绘就普法“同心圆”。

到园区发布白皮书——打造企业“家门口”的检察院

“检察白皮书让我们更好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帮助大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上海市闵行区沧源科技园党建负责人徐黎明告诉记者。

2020年起,闵行区检察院连续两年联合不同职能部门发布涉企白皮书。“选择在企业较多的园区发布涉企白皮书,希望借助园区这个企业服务与管理的归口,全面听取企业法律诉求、畅通法律服务渠道,同时将更多检察产品送进企业,拉近检企关系,打造企业‘家门口’的检察院。”该院副检察长张晨表示。

每年发布白皮书前,该院都会根据发布主题,与职能部门及园区企业沟通,了解企业法治需求,为白皮书发布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该院还与区工商联深度合作,联合会签《关于加强工作联动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工作细则》,建立涉企白皮书发布长效机制,为常态化发布提供制度保障;在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基地,力求以普法力度助推创新浓度,以创新浓度提升经济密度。

在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奉贤区“东方美谷”、杨浦区“长阳创谷”、徐汇区“漕河泾创业园区”、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等企业聚集地,检察官带着检察白皮书入园发布,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本报记者林中明 通讯员潘志凡 张敏)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