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
苗生明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 |
核心提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集中展示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检察机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新愿景,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
-
坚持宽严相济,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
检察机关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政策的内涵与要求;下发《关于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办理不起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与公安部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加强对下指导,通过组织编发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政策解读,指导各地规范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将2021年7月以来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延长至2022年底,专项活动范围扩大至全部在办羁押案件。
-
加强监督协作,依法能动履职做优刑事指控“大控方”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进一步规范和密切了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监督、配合、制约关系,通过现场监督、临场会商可以全方位、实质性加强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力度和效果,有利于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依法做优刑事指控“大控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同公安机关深化运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规范化、体系化运行。
-
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2022年1至12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黑恶犯罪1.4万人,同比下降32.1%。检察机关将加强协作配合,以重点督办案件为牵引,确保打击声势不减弱,打早打小、打准打透;针对教育整顿中发现的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降格处理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和工作保障,探索建立黑恶案件集中办理制度,加强扫黑除恶人才库建设,提高扫黑专家和人才的锻炼储备。
-
进一步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
为完善中国特色犯罪治理模式,推动刑事诉讼模式向着更加符合司法规律、更加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转型,检察机关将着重从三方面着力:健全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机制,积极开展认罪教育工作,依法充分告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后果;推动刑事诉讼模式转型,推动庭审实质化转型升级,加强与辩护律师、值班律师的沟通,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作司法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相关司法解释,推动完善立法,提升制度适用的科学性、规范性。
-
推进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
检察机关将联合司法行政部门深入推进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等法律和相关规定的学习培训,使检察人员熟悉法律政策,依法依规推进试点工作。在办案尤其是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过程中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推动律师辩护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加强沟通协调,合力推进试点工作,积极解决律师资源、法律援助经费不足问题。
-
检察机关坚持依法从严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1.3万余人,提起公诉2.8万余人。检察机关还将结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深挖关联犯罪,依法追溯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和刑事处罚标准的研究,推进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完善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之间的线索移送、同步介入、人员协作、会商研判机制;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促进网络平台、行业完善内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