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
冯小光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厅长 |
核心提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集中展示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检察机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新愿景,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
-
2022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6.6万余件
2022年,民事检察部门持续优化民事生效裁判监督。优先选择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纠偏、创新、进步、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力争抗诉一件促进解决一个领域、一个地方、一个时期司法理念、政策、导向的问题,发挥对类案的案例指导作用,通过优化监督实现强化监督,防止片面追求监督数量的粗放式办案。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6.6万余件,审查后提出抗诉410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8900余件。
-
民事案件虚假诉讼智慧监督系统已覆盖31个省级区域
2022年,最高检第六检察厅持续以“五号检察建议”的跟踪落实为抓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形成对民事诉讼活动的常态化监督。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8900余件,其中,提出抗诉120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700余件。积极融入检察大数据战略,深化贯彻智慧借助检察办案理念,大力推进民事案件虚假诉讼智慧监督系统的运用,截至目前,该系统覆盖31个省级区域,共申请开通账号1973个,访问量9.6万余人次。
-
2022年前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7.7万余件
2022年,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能,全面加强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做到监督与支持并重。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7.7万余件,经审查,提出检察建议6.4万余件。持续推进全国执行与法律监督工作平台建设,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草案)》涉及检察监督部分内容,召开专家论证会和检察官联席会议进行研讨,派员参加立法机关组织召开的座谈会,及时提出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意见建议。
-
支持起诉助力解决一大批诉讼弱势群体诉讼难、维权难问题
2022年,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对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通过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解决了一大批诉讼弱势群体的诉讼难、维权难问题,推动了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实践基础上,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完善支持起诉制度。2022年3月,最高检发布《民事检察部门支持起诉工作指引》,对民事检察部门开展支持起诉的原则、条件、案件来源、范围和程序等作出规定,有力规范推动了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开展。
-
2019年至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检察和解案件约5400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民事检察和解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也是对检察履职“从政治上看”的生动诠释。近年来,最高检第六检察厅积极引导各级民事检察部门贯彻新时期“枫桥经验”,加强民事检察环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2019年至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检察和解案件约5400件,其中超过60%的案件达成和解后即时履行。
-
截至2022年底 专家咨询网智慧平台上已累计咨询3200余件案件
在民事检察办案中,专家咨询是智慧借助理念催生的办案机制,为确保机制发挥实效,最高检第六检察厅积极健全完善专家咨询网智慧平台。2022年,起草了《关于评选第二期“民事行政检察专家咨询网”民事咨询优秀专家和典型案例有关情况的报告》,评选出80名优秀专家和6个典型案例,促进各级民事检察干警用足、用好咨询平台。截至2022年底,咨询网平台上已累计咨询3200余件案件,其中民事类2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