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采风]清凉一夏
时间:2018-07-07  作者:范跃红 赵云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炎炎夏日,一句当事人的认可,一声真诚的感谢,一个欣慰的笑容……都像一杯沁人心脾的夏日特饮

清凉一夏

心中的安慰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

积极帮教未成年人

江南的七月,骄阳似火,梅雨季节刚过,空气中伴随着潮湿闷热。“谢谢检察官叔叔、阿姨!”7月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接待室里,刚上初二的小斌(化名)轻声对检察官道出声声感谢,他是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害人,也是被害人家属。身旁站着的是小斌的父亲,这位略显沧桑的中年男子,早早就已经半头白发,不善言辞的他努力想表达自己心中的安慰。

事情还得从今年正月十六说起。那天晚饭后,小斌和妈妈一起去新华书店购买开学用的书本、文具,母子二人还顺道去看了元宵灯会。之后,小斌和妈妈乘坐公交车回家,下了公交车再步行几百米就到家了。没想到,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辆小轿车突然从后面撞了上来,“嘭”的一声,小斌和妈妈双双倒在了血泊中。一场车祸,一个生命逝去,一个家庭破碎了……

今年5月,公安机关将这起交通肇事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余杭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任艳丽从员额检察官手中接过这个案子。原本以为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但是在仔细审查卷宗后,任艳丽发现事故双方之间的赔偿事宜仍未达成,而被害人小斌一家经济非常困难,家中不仅有三位老人需要赡养,同时小斌还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弟弟需要照顾,家庭所有的重担都压到了小斌爸爸身上,而他也只是靠开出租车赚取一些微薄收入。

由于小斌是未成年被害人,根据该院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相关办法规定,任艳丽把这起交通肇事案件的情况向该院控申部门进行了通报。经过共同研判,两个部门一致认为这起案件对于被害人以及被害人家属可以进行司法救助。

“让被害人以及被害人的家属能体会到司法的‘温度’,在炎炎夏日得到一丝清凉,他们脸上的释然是我们检察工作努力的方向。”伴随着窗外知了的叫声,任艳丽在自己的办案札记上写下了这段话。

“老赖”不赖了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

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帮教

六月的杭城气温飙升,拥挤的车流,一路的高楼大厦明晃晃的玻璃窗让人目眩。在看守所提审回来的车上,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李吉的手机响了起来,“检察官,我是小蒋啊,我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李吉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这通电话如这炎炎烈日中的一阵微风吹拂心底,身上的疲惫顿然一扫而光,她望向窗外,想起了半年前的那个案件。

1月22日,李吉收到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015年6月,当事人蒋某的鞋厂因经营不善,拖欠员工工资,为了逃避债务,蒋某孤身一人到外地打工,并更换了手机号码。其间,萧山区人力社保局也向该厂发出了《劳动保障监察期限改正指令书》。直至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蒋某拖欠员工工资已长达两年半之久。

在讯问过程中,李吉发现蒋某有一个成绩优异、引以为傲的儿子,能不能从这里打开蒋某的心呢?于是,检察官从对孩子的影响、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充分站在当事人蒋某的角度进行利弊分析。检察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突破了蒋某内心的防线,案件也有了新的转机,蒋某向检察官表示愿意将工资欠款还给员工。在等待蒋某支付劳动报酬的时间里,李吉多次联系被害人核实欠薪数额、听取意见,了解蒋某最新情况,时刻跟进案件进展。

2月22日,蒋某将拖欠的工资款项43312.9元存入指定账户。通过全方面综合考量,检察机关对蒋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并将上交的工资款项全额移送当地镇政府处理。最终,该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枫桥经验”典型案例。

案件虽已落下帷幕,但是检察官蓝色的身影仍忙碌着,她要为下一个提审、下一次开庭、下一回亲历性审查做准备……

温情的桥梁

【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检察院】

热情接待群众咨询

“喂,您好!我是上周五来为我丈夫申请取保候审的陈梅,您让我回去等,说周二打个电话给您,您看今天周二了我就打个电话,想问问我丈夫情况怎么样了?”“陈大姐,我一直在等着您电话呢,您丈夫的案子昨天下午就已经移送到法院了,您别着急,现在就安心等待法院判决,很快您二位就可以见面了。”这通电话背后的声声感谢仿若一湾清泉,驱散了6月的燥意,送来一片沁人的清凉。

记得那是一个雨天,富阳区检察院案管中心来了一位满脸担忧的大姐,她大概50多岁。该院检察官朱志力请她坐下,倒上一杯热茶,顺便递上一块干毛巾,等到她状态恢复平常了,便问她有什么事要反映。她说,“检察官,我想来咨询个事可以吗?”朱志力忙点头并表示一定会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她说自己叫陈梅,她的丈夫因涉嫌交通肇事案被关押在富阳区看守所,目前已经对被害人作出了赔偿,也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她想给丈夫申请取保候审。

听着她带颤的声音,看着她强忍泪水的双眼,朱志力忙安抚她道,“陈大姐,你别着急,我们先帮你查询一下你说的案件。”朱志力查看了应用系统中案件受理的具体情况。了解了大概情况后,朱志力马上联系了承办检察官,也转述了陈大姐的说法,同时向承办检察官咨询了案件的具体办理情况。承办检察官翻阅案件后表示陈大姐所说的都属实,自己会尽快办理这个案件。

此事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对朱志力来讲还记忆犹新并感触很深,陈大姐真挚的感谢更是一直鼓舞着朱志力在检察服务一线不断前行。朱志力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但对来访群众而言却是一种温暖和热情,如光明冲破黑暗的拂晓,在心与心之间搭建起温情的桥梁。

论坛收获

【浙江: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我们要助力检察机关守护群众舌尖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人民的夏天带去清凉。”6月29日,杭州市江干区检察院举办的“公益诉讼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钱潮论剑”论坛活动上,作为该院特约的28名检察监督员之一,钟江波如是说。

为进一步集众智、凝众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江干区检察院率先在全市出台了《专家咨询人才、特约检察监督员管理办法》,聘请公益诉讼专家咨询人才、特约检察监督员助力公益诉讼和检察监督工作。活动当天,该院为28名专家咨询人才与特约检察监督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论坛活动分为“聚合力”“破难题”两个环节。在“聚合力”环节中,检察官与食品、环境、国土领域的专家,针对公益诉讼四大领域进行了深入访谈。在“破难题”环节,在播放了环境破坏、国家利益受损的视频后,嘉宾们分别从人大代表、学校校长、专家学者的角度各抒己见,为公益诉讼如何破难题支招儿解惑。

在场嘉宾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表示了高度肯定,认为既宣传了公益诉讼,又组建了一支助力检察工作的社会公益力量。他们表示,公益诉讼与杭州城市国际化息息相关,他们将发挥专业作用,投入对公益的热情,凝心聚力助推检察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钱潮论剑”活动是江干区检察院创立的交流平台,以法律文化研究与交流为主要内容,进一步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提升司法能力。该院检察长江波均表示,江干区检察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公益诉讼作为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切实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促进监督出实效。要凝聚各方合力,创新监督模式,建立健全信息互联互通协作机制,拓展公益诉讼案源,营造良好公益诉讼氛围。

出庭公诉

【浙江: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

专心准备庭审

6月19日,端午节小长假后的第一天,杭州市下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董超群一上班就到法院出庭,这个案件是她担任员额检察官后分到的第一个案件。江南的梅雨天是闷热的,法院的一号法庭是热闹的,12名律师严阵以待坐在董超群的对面,12名被告人站在法官席的对面。

这是一起涉嫌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远在重庆的毒贩在杭州的“毒品圈”十分有名,他们在重庆利用快递将其从上家买来的毒品放在高压锅里,层层密封后将毒品寄到杭州,由一个以开出租车为业的嫌疑人边开车边散货,将毒品送到买家手中。面对12个被告人,董超群倍感压力,庭审中出现几次交锋都是因为毒品的贩卖数量问题以及同案犯之间的互相推诿。

一个出租车司机为了还赌债而帮助毒贩在杭州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快速散货,当他知道自己将面临无期徒刑时非常后悔;一个因为青春期叛逆而走上歧途的女孩在最后陈述时流下眼泪,因这次贩卖毒品行为而没能见到父亲临终的最后一面……

庭审中间休息5分钟,在洗手间董超群听到旁听的嫌疑人家属窃窃私语,“原来贩卖毒品的罪名是这么严重啊,是10克以上就要判处这么重的刑罚。”这时,董超群觉得还是司法机关对涉及毒品的法治宣传不够深入、不够充分。董超群决定,要以此案为契机,制作更简明易懂、生动贴切的法治宣传作品,向更广大的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想到这里,好像一阵清风拂面,让董超群重新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下一次挑战。

同题·杭州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赵云

制图:张雪卉

[责任编辑: 李瑾]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