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访手记|20多年的怨气终于顺了
时间:2022-08-26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讲述人:田成君

单 位: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检察院

职 务:党组书记、检察长

感 言:做信访工作关键要贴民心听民意

“田检察长,我信访这么多年,就是想讨个公道。今天你对我说了这么多,我也想明白了……”年逾古稀的信访人郭某走出检察院大门时,真诚地向我们道谢。

多年来郭某心里一直有个“疙瘩”,这还要从很久前的一起合同纠纷说起。据郭某讲,他在1998年向孙某出售了21辆摩托车,孙某出具了欠条,双方约定1个月内付清8.4万元购车款。然而到期后郭某多次索要无果,且因欠条丢失无法向法院起诉。直到2019年,郭某找到了欠条,便委托律师将孙某诉至法院。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起诉,郭某不服,继续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郭某又提出再审申请,法院再审后再次驳回其诉求,郭某便向我院提出民事监督申请。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法院一句过了诉讼时效,那欠的钱就不用还了?这让老百姓上哪说理去?”我院送达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后,郭某不服,带着这个心结再次信访。

我详细查阅了原案裁判文书、案卷证据材料,以及郭某的信访经过。每次来访时,办案检察官都会给他讲解相关法律规定,他都能明白,可一回到家又会内心不忿,于是反复信访。老先生年龄大了,眼睛也几乎看不到东西了,而且身体每况愈下,这样持续下去恐怕会出危险。

案情其实简单明了,信访至今,郭某本人又何尝不明白信访无法解决他的诉求,归根结底就是不甘心。这种情况,单从法律层面解释很难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还是要从情理上多下功夫。于是,我邀请郭某委托的代理律师,共同参与信访化解。

“郭老先生,从法律的角度说,法院判决没有错误,您持续信访并不能解决问题。您现在家庭生活幸福,子女健康平安,您却为争这一口气,将生活重心放在信访上,在一次次的信访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心情郁闷、家人心疼,真的是得不偿失啊。”在从情理角度劝说后,我又从法律层面详细向郭某解释了法院判决和检察机关不支持监督申请的理由,律师也认可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其诉求是正确的。

“你们说的我听懂了,感谢你们一次次耐心给我解答,我今天彻底想通了。”郭某说以后再也不想这件事了,就好好过日子,不再信访了。接访结束后,我们担心郭某返程的路上不安全,将他送回了家。

事后,我们还多次对郭某进行电话回访,跟进了解老人后续的生活状态。得知老先生如今情绪稳定,生活顺遂,案件对其和家人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退,我们也放心了。

信访工作要做好,关键在于贴民心、听民意、解民困,要综合运用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从法理、情理等层面多角度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进一步推动矛盾化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

(本报记者于莹莹 通讯员程输峰 郭映彤整理)

[责任编辑: 于春贺]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