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这样工作,这样收获|这一年,80后的感悟……
时间:2020-12-23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 高尚】

捧回“全国十佳”荣誉

高尚与侦查人员讨论案情

2020年,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80后”检察官高尚走进检察院的第十个年头。9月27日,在经受住疫情考验,啃下又一起疑难案件后,他捧回了全国公诉人最高荣誉——“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

2020年2月,高尚在社区参与防疫工作时突然接到任务,加入一起制造毒品案的办案组。因涉案毒品为“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涉及到的知识比较专业,犯罪嫌疑人张某和李某拒不认罪,李某更是坚称自己没有作案时间,未参与毒品制造,案件情况复杂,办案一度陷入僵局。

为迅速熟悉案情,高尚到岗后加班加点审查案件材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审查书证材料时,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份书证中记录的毒品制造时间,与此前从另一份书证中掌握的毒品制造时间有冲突。“这可能就是证明李某说谎的关键。”顺着这条线索再次梳理案情,高尚决定以核实这两份书证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为突破口。

因案情细节涉及大量化学专业知识,为查明真相,高尚实地勘查毒品制造地、拜访专家、对毒品制造过程进行复盘并复核证人证言。最终确认,李某是毒品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也确实参与了毒品生产。

在固定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高尚与办案组同事一起,多次提审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张某。面对检方掌握的大量案件细节和证据,张某的心理防线被击破,作出有罪供述并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其供述与其他关键事实能够相互印证。尽管之后,李某仍坚持“零口供”,但完整证据链已经形成,案件顺利起诉并开庭。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在看到厚厚的卷宗,看到被害人充满信任的目光时,都应该扪心自问:事实真相是什么,还有没有未注意到的细节,承办的案件是否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胸前的检徽。”2011年至今,高尚办理了1000多起案件,对每一起案件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他不断成长的养分。

《说文解字》说“十,数之具也”,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常把“十”与“完美”画等号。高尚的2020年,给他检察生涯第一个十年画上圆满的句号。“接下来,将是全新的开始。”他说。

(本报记者周晶晶 通讯员余佳)

【长春市检察院 杜淑鹤】

一年带出八个“高徒”

说起杜淑鹤,领导和同事最先想到的,就是她“哒哒哒”一路飞快的脚步声。她是一名有着13年检龄的“80后”检察干警,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已有7个年头,以做事稳准快,责任心强、思虑周全为吉林省长春市检察院全院干警称道。

年终岁尾的12月,是全年检察工作收官月,也是各项工作考评考核的集合月。杜淑鹤的桌子上、沙发上、卷柜里,各种材料整齐有序地躺着。这一年,60余万字文稿从她指尖滑过。这一年,她向上级部门报送重要信息专项报告16次,获得上级领导批示10次;向上级部门报送信息185篇,信息稿件被采用56篇;审核编发长春地区两级院信息238篇,还编发了双提升专刊9期,业绩考评专刊4期,疫情信息4期。

如果说办公室是检察院的中枢神经,杜淑鹤的岗位就是中枢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综合人才逐步流向业务一线,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从事信息报送工作的专门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提升长春市两级检察院信息报送的质量和采用率?办公室的同志们集思广益,开了个“土方子”——带徒弟,手把手教。

2020年,杜淑鹤一共带了8个徒弟,分别来自7个基层检察院。杜淑鹤先教他们如何查阅和精读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培养锻炼其综合思维,进而教其分辨哪些是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徒弟们有了一定阅读量后,杜淑鹤便领着进入实战训练。一个个专题,一个个业务,严格按照公文行文标准起草材料,逐一过关。如今,8个徒弟在各自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了。

北国春城的冬日,日落很早。长春市检察院521办公室里,杜淑鹤面前内网、外网两部电脑同时开着文档。7点半,她忙完手头的工作,刚舒一口气,来自上级院的电话又让她瞬间回到工作状态。放下电话,她与相关办案人取得联系,随后将详细情况汇报给省院同事。

8点整,杜淑鹤终于启动汽车,直奔托管班。这一年,为了工作家庭两不误,她把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送去托管班。儿子见到她,第一句就是:“妈妈你怎么又迟到了?”

(本报记者于贺)

【信阳市平桥区检察院 马玲姬】

一封来信,纸短情长

马玲姬在办案中

马玲姬,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检察院一名“80后”检察官。2020年1月19日,经过审查逮捕及延长羁押期限诉讼环节后,她接手了应某等43人涉嫌诈骗一案的审查起诉工作。20余本卷宗背后,是43名犯罪嫌疑人、46个家庭的等待。

马玲姬审查案件后发现,43名在案犯罪嫌疑人,有的刚专科毕业,有的还没毕业正处于实习阶段,大部分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无疑,全案批准逮捕、起诉、判决,既符合法律规定,也符合近年来从严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司法精神。但马玲姬想得更多些,想到自己的职业初心,既是根植于内心的正义,也是法亦有情的良善。于是,她选择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给这些失足年轻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提出如下处理意见:对参与作案时间短、个人违法所得少、认罪认罚态度好并且确实真诚悔过的6名犯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

经过层层汇报,两级检察院均同意了马玲姬的处理意见。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经汇报研究后,平桥区检察院决定:对其中犯罪情节轻微、不需判处刑罚的李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二款之规定,建议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对其他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

因为疫情关系,该案的不起诉决定书是通过邮寄方式送达被不起诉人李某的。李某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立即打电话向马玲姬表达了谢意,说“以前只知道刑法严峻,现在知道法律人也有大爱”。

6月9日,马玲姬收到李某寄来的感谢信。信中说,他已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准备结婚了,非常感谢检察官给了他一个重新踏入社会的机会。“纸短情长,看得我暖暖的。”马玲姬说。

在几十万名胸怀热血的检察官中,马玲姬自认只是普通一员。做个有温度的法律人,一直是她矢志不渝的初心和无怨无悔的信仰。从检十年来,她由一个青涩的爱美女孩成长为一名优秀公诉人。荣誉见证了她十年的风雨人生: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公诉人”“信阳青年五四奖章”和平桥区“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陈蔚)

【乐安县检察院 刘莹】

人大代表点赞

“刘莹姐姐工作室”成员与省人大代表蓝丽(中)在少数民族学校共商法治宣讲计划

“我不是一个人站在这里,在我身后是大家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关注和帮助。我一次次摔倒的时候,他们心疼地关心,我一次次爬起来的时候,他们骄傲地为我鼓掌。”这是江西省乐安县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刘莹,在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骨干培训班上授课时的一段发言。

为更好地服务“四大检察”工作大局,2018年以来,按照院党组要求,在做好司法警察工作的同时,刘莹积极投身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工作,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治宣教工作方法。在江西省检察院和抚州市检察院的指导下,2020年8月,乐安县成立了以刘莹为主要成员的“刘莹姐姐工作室”。该工作室通过组建“法治宣教、案件办理、媒体宣传、社会化工作”四个团队,倾力打造保护未成年人社会化体系。

这一年,“刘莹姐姐工作室”的足迹踏遍乐安县16个乡镇社区。办案团队率先形成了一份该县近三年涉未成年人案件调研报告,对涉未犯罪案件类型等进行全面分析,摸清了全县未成年人群体数量、男女比例、城乡分布、留守儿童状况等详实数据。宣教团队通过政法委网格化视频系统对全县机关工委主任、妇女主任、网格员、共青团干部、青年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进行法治宣讲,与全县48名中小学校长进行座谈,在全县181所学校选聘了261名校园联络员。校园联络员按照《联络员承诺书》要求,在学校开设法治课、推广防性侵操、发放倾听卡、设置倾听信箱,针对青少年、教师和家长印发不同版本的“一号检察建议”宣传手册,将“一号检察建议”编排成小品和诗歌,开展32场送戏下乡活动。

截至目前,该县对181所学校、7万余名在校学生实现了防性侵课、防性侵操、倾听卡和倾听信箱、宣传手册全覆盖,在刘莹团队的带动下,“一号检察建议”校园内无人不晓。

江西省人大代表蓝丽多次参加“刘莹姐姐工作室”组织的关爱特殊儿童主题座谈会、普法送戏下乡等活动,一步步见证了刘莹及其团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刘莹对待孩子的那份热心和真情让我感动,我要为她点一个大大的赞!”蓝丽说。

(本报记者胡文星)

【唐山市路南区检察院 于淼】

指尖检察,心中公正

于淼在做直播

“转发点赞,随时在线。”说到2020年从事平凡琐碎的新媒体工作的自己,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检察院政治部负责人于淼自嘲地一笑。

面对新媒体这个号称“90后”才能玩得转的工作,1980年出生的于淼没有一丝畏难。她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请教、摸索、模仿、借鉴、原创,一步步提升自己,终于做到“写得了吸睛的文案、拍得了精彩的照片、扛得起沉重的摄像机、做得了普法的动漫”。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于淼自大年初三开始便投入到抗疫战斗当中,在社区卡点轮流值守。执勤之余,她背着相机跑遍每一个卡点,哪怕是大雪纷飞的夜晚,也咬牙坚持用镜头记录干警们的坚守与付出。很快,她主持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视频《守战“疫线”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个感动瞬间都展现了检察干警的爱与勇敢;开设“战疫中的检察担当”专栏,由干警们讲述自己的一线故事;抖音公众号发布系列短视频,宣传提示疫情之下可能涉嫌犯罪的行为,阅读量600余万。

一直以来,于淼都在思考怎样让小朋友理解并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侵犯。她觉得动画是最好的形式,便报名参加了动漫制作训练营,每个周末都去学习。然后和新媒体团队的其他两名干警研精苦思,确定分镜脚本开始制作,前前后后修改10余次,终于完成动画《不是所有的拥抱都美好》,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刷爆朋友圈。很多家长留言表示,这个动画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于淼坚持以温情、幽默、活泼的方式,力争让检察工作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她深入感知社会热点,把法律术语与网络热词相融合,不断突破作品形式,让检察干警变成“网红”,在新媒体开设“路南检察说”等专栏,让群众得到最新鲜的检察资讯,看到最接地气的普法知识,了解到最真实的检察官生活。

这一年,于淼带领团队制作视频作品75个,手绘漫画作品3个,微动漫作品3个。其中6个被国家级新媒体转发,1个被评为“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

“这只是一个开始。指尖有检察,心中有公正,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于淼说。

(本报记者肖俊林)

【呼和浩特市检察院 白静】

网信办的“回礼”

“白检察官,我们打算约谈几家违规的网络运营商,想邀请检察院参加并进行现场监督。”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白静接到市网信办吴科长的电话,这已是半年多来,网信办第三次主动上门邀请检察院监督了。

2020年3月,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疫情期间,由武汉返回呼和浩特市人员、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在微信等网络平台上泄露、传播。这些个人信息的公布已大大超出疫情防控所需的限度,造成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隐患,甚至有不少公民遭到陌生人的侵扰,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经调查,网信部门对违法的网络信息具有监管职责。3月16日,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向市网信办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一是建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已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继续传播;二是建议加强监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网络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网信办也是第一次成为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对象”。当时,吴科长急匆匆跑到检察院,一见到白静就问:“检察院为什么给我们发检察建议,我们没有违法啊!”白静结合案件情况,详细解说了检察公益诉讼的职能设置、法律规定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特别介绍了检察建议作为法定诉前程序,既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法律提示,目的是为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履行监管职责,阻止或消除公益损害结果。

“原来是这样,检察院这个职能很好啊。”吴科长一面肯定,一面追问道:“如果我们发现有网络用户或者网络运营商违法,但我们没有处罚依据,检察院能不能监督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处罚呢?”经过充分沟通交流,吴科长心里有底了,表示将尽快整改。

4月3日,吴科长拿着一份《处理情况说明》再次来到检察院,详细介绍了相关整改情况。同时带来的,还有一沓厚厚的材料和光盘。“这是我们想向检察院移送的违法线索。”吴科长诚恳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行政监管与法律监督共同发力,整治互联网领域的违法行为。”

对这样一份“回礼”,白静既惊喜又感动,“这是对我们公益诉讼工作最好的认可。”

(本报记者沈静芳)

【邵东市检察院 张博军】

特别有成就感

张博军(中)在进行水质检测

“工作中,苦和累难免,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欢喜。”回望2020年,湖南省邵东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张博军言谈中流露出一份自豪,“特别是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公益诉讼工作后,大家反馈回乡里喝水、刷牙不再拉肚子了,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故事得从2020年春末说起。4月,张博军在扶贫走访时发现,很多村民不喝白开水,习惯从水龙头上接自来水直接饮用。“这些直接入口的自来水,水质达标吗?”她心中生出几分疑虑。

巧合的是,5月,她和几个朋友闲聊时,对方都说:“明明没吃不干净的东西,但每次回乡下老家都拉肚子。”还有人调侃:“入口的不是食物就是水,食物没问题,那就是水咯。”张博军更警惕了:这可是关乎几十万父老乡亲健康的大事。

研读相关法律规定,自学水质基础知识后,张博军撰写了一份关于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公益诉讼工作的实施方案,向分管领导和检察长进行了汇报,得到支持。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她的猜想得到证实:部分饮水点的水存在大肠杆菌超标情况。“难怪饮用了会腹泻,大肠杆菌超标的水即使用来刷牙都可能引发肠胃炎。”

因经费有限,无法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全部饮水工程进行检测。后经了解,张博军得知邵东市疾控中心有2020年上半年农村饮水工程的水质检测报告。从市疾控中心调取报告后,她和助理一份份翻看,将存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情形的农村千吨万人以上水厂、百吨千人以上水厂和单村联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逐一记录下来,形成清单;然后对存在问题的水厂和取水点逐个实地调查,询问水厂负责人、村干部,查看水源、设备,固定证据。

“从7月初到8月末,我们跑了近30个点。每天顶着毒日在外面跑的结果就是,我们两个女同志一天比一天黑。好在证据一天比一天扎实,黑也值了!”张博军笑道。

证据到位后,邵东市检察院向市水利局、卫生健康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据职责强化监管,督促整改,维护农村群众饮水安全。10月,收到建议回复,张博军和助理对需要整改的水厂和取水点一一回访,确保问题清零。

(本报记者张吟丰 通讯员罗晓舞)

【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 喻彦霖】

与时间“较劲”

在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80后”干警占比达54%,喻彦霖就是其中之一。1986年出生的他研究生毕业后,便一直在刑检部门工作。回顾2020年,他说这是与时间“较劲”的一年。

2020年,适逢重庆市检察机关举办第七届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从年初开始,喻彦霖便做足功课,经过院里组队训练、层层选拔,喻彦霖凭借扎实的法学功底和娴熟的业务能力杀入决赛,斩获“十佳公诉人”荣誉,结合4年前获得的“全市侦查监督业务能手”,他可谓“双料”冠军。

渝北区检察院是全市案件量最大的基层检察院之一,办案检察官担子很重。在喻彦霖看来,优化“案-件比”、提升办案质效没有捷径,只能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一遍遍查阅案卷、核对法条、检索案例,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参加公诉人业务竞赛,公诉席上他也未曾缺席,全年办案150余件。

2月3日,春节后不久,喻彦霖办理了一起居民楼失火案。该案社会关注度高,是该院疫情期间受理的第一案。他和同事利用远程提讯设备调整办案模式,高质量完成了对4名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为案件在7日内顺利作出决定奠定坚实基础。

6月8日,喻彦霖又参与到一起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出庭公诉工作中。经过近8个小时的庭审论辩,之前一直辩称自己系正常经营活动的被告人认罪服判。

12月初,一起故意伤害审查逮捕案件引起喻彦霖的关注。两名感情深厚的大学同学在疫情期间因为一个口罩发生争执,继而导致被害人构成轻伤害,双方在近7个月的时间里始终无法达成和解。“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导致被害人无法获得赔偿,犯罪嫌疑人最终被判处刑罚,破裂的关系永远不能弥合,这不是我追求的最优解决方案。”面对7天的办案时限,喻彦霖选择了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化解双方矛盾,每天打电话听取当事人意见,了解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6天的努力,双方在喻彦霖见证下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喻彦霖坚守的理念是:“检察工作既要高扬司法的威严,守护法律的 公正,也要秉持司法的理性,实现情感的共鸣。”

(本报记者李立峰 通讯员雷晶)

【灌南县检察院 王晨】

马不停蹄回访调研

“干净利落的寸头,眉宇间透出英气,严肃坚定的眼神充满力量。”这是眼前这位“80后”检察官给我最深的印象。他是王晨,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

2020年1月20日,王晨接手一起普通的提请批捕案件。案情很简单,4辆轿车在路上你追我赶上演现实版“生死时速”。最终江淮车躲避不及与一辆大众车相撞,造成两车车主受伤、车辆俱损的后果。追逐江淮车的周某、吴某是某汽车客运站管理人员,他们认为孙某的客运“黑车”严重影响了客运专线生意,便安排人假扮“乘客”上“黑车”,上演了这起抓“黑车”行动。

“当时疫情吃紧,各地实行交通管控,像孙某这样的‘黑车’司机,没有运营资质,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可以预约,是卡口强制卫生检疫的盲区。”王晨介绍,对检察官来说,这起案件只要按照法律程序,正常履行好批捕职责就可以。但疫情蔓延,又临近过年,这样的“漏洞”让王晨没法安心。他多次到高铁站、高速路口实地调查,经请示检察长,他和分管领导在大年三十赶到县交通运输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交通运输部门连夜在全县开展非法运营车辆专项整治,迅速查扣各类“黑车”29辆。

案件办结,王晨和同事又马不停蹄地开展回访调研,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警觉性高,责任心强。”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对这份报告给予充分肯定,批示由省检察院向省交通厅和省卫健委发出提示函。省交通厅发出拒绝乘坐“黑车”倡仪,及时堵塞疫情防控“盲点”。因在全省政法系统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成绩突出,王晨被省委政法委记二等功。

2020年6月,王晨从灌河汛期联防联控工作会议中发现防洪安全问题,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奔赴灌河大堤进行现场调查。“大堤上几十米长的大坑一个接一个,坑内积满雨水,坑旁的防洪墙岌岌可危。”现场情况令人心惊,王晨立即向县水利局和当地镇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很快,大堤修复了。

(本报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孙鑫鑫 左飞)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