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闫晶晶)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质量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几年,国家聚焦种子等农业生产急需必备的物资,大力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涉农资犯罪活动呈现一些新的趋势,比较突出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线下生产、线上销售的方式制售伪劣农药,波及面广、危害程度大、隐蔽性强、查处难度高,严重破坏农业生产秩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恒俊告诉记者,他今年带来的建议是持续开展农资打假,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犯罪嫌疑人伪造营业执照、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做假防伪二维码……获得农民或小农资店主的信任后,再通过微信等渠道在线上发货销售。”杨恒俊代表举例说,这种模式中生产、推广、销售、管理等环节分离,各地区监管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实施有效查处,有的案件受害者多达上百人。
杨恒俊代表建议,在春耕等重要节点开展农资检查,持续加大“打假护农”的力度,建立健全农资监管体系,健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情况通报、检测鉴定、案件移送等合作渠道,协同开展联合整治。对取证环节多、侦办难度大的案件,检察机关要依法提前介入;对重点疑难法律适用问题,检法两家积极沟通,在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方面统一认识,确保惩处效果。同时,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普遍性问题,检法两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发送检察建议、司法建议,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促进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