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1+5+4”模式聚力公益保护
时间:2023-12-22  作者:沈静芳 王超  来源:检察日报-先锋周刊·铸剑
【字体: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王超)“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我们近期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借助‘1+5+4’工作模式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正如火如荼地讨论着公共场所安装的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

据介绍,“1+5+4”是以该院推出的全市首个公益诉讼品牌“东胜检察 益路前行”为依托,以率先建成全市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站、首个检察公益林、首个大数据平台、首个快速检测实验室、首个检察官工作团队5项内容,结合业务实际及激励方案推出业务课代表、检察贡献榜、理论研究与法治宣传强提升、检察之星4项机制的工作模式。

2020年以来,东胜区检察院立足当地检察实际,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公益诉讼检察新路径。该院建立“公益筑巢 鸥翔蓝天”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站,2023年就遗鸥保护问题与当地公安机关及遗鸥保护管理站、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4家单位签订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意见。为惩治犯罪、修复生态、警示教育,该院打造了种植面积为1359亩的检察公益林,部分违法行为人在这里履行异地补植复绿义务,累计植树5000余株。公益林还在支付宝蚂蚁森林上线,汇聚起公益诉讼的网络力量。

该院借助东胜区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数据打造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今年以来发现成案线索3件,并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成立快速检测实验室,针对食药、水质、土质等方面样品,相继进行初步检测71次,近三年来制发食品药品等方面检察建议28件。2022年7月,该院4名优秀检察人员组成“赵钧检察官办案团队”,办理优质公益诉讼案件40余件,其中办理的督促保护战国秦长城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1+5+4”工作模式背后,离不开该院聚力提升检察人员理论与业务素质这一重要因素。该院建立业务课代表制度,既拓展办案新领域,又解决类案办理因人而异和部分领域无人问津的问题。推出检察贡献榜与检察之星评选,与案件办理、理论研究成果等挂钩,先后有2人位列榜首,以典型引路激起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2022年以来,该院获得各级表彰奖励10余项,联合农牧、消防等部门制定工作机制4项,办理的6件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最高检和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 牛旭东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