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南明区:文化育检融入工作 共同铸就检察匠心
时间:2020-06-05  作者:杜文娟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面对疫情时的责任心,面对案情时的细心,面对新时代的进取心,面对同事的爱心,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把文化育检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共同铸就——

检察匠心

南明区检察院

明河清浅水悠悠,新筑沙堤接元洲。在贵阳,蜿蜒的南明河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轻飘在林城的脸庞,千百年滋养着这片土地。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培养人、塑造人、教育人、激励人、挽救人,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南明区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现。

他们以文化凝聚检察力量,铸造检察匠心!

聚水成川

“乙亥末、庚子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祖国大地,作为一名检察人员,无法像医务工作者一样投身一线,我心急如焚……”这是南明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王卫在请愿书上的一段话。

2020年2月4日,得知南明区委发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先锋队的号召后,王卫第一时间报名,毅然加入到了贵阳火车站出站口外省籍人员排查工作中。

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刷新闻,看到每天确诊病例在不断增加,王卫说:“我的心揪着痛。”

面对节后返程人流,在防护物资与生活物资都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王卫每天和战友从早上8点到夜里12点轮流值守,平均每天筛查50趟列车2000余人次,耐心指导全国各地出站旅客扫描二维码使用疫情排查小程序并按要求做好登记,必要时协助现场医生处置高危人群。

“你见过午夜12点,霓虹交织车水马龙的贵阳,却未必见过傍晚时分,寂静空寥的贵阳,我见过。”王卫说。元宵节那天,天刚亮他就出发了,原本拥堵的路段,一路畅通无阻。今年的元宵节少了原本的热闹与繁华。作为党员先锋队的一员,能够站在疫情防控一线,参与遏制疫情蔓延扩散,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王卫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连续多日的寒夜坚守,让王卫等4名同志陆续出现了感冒症状,在密切监测体温、排除感染的前提下,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顺利完成返程高峰后的工作交接。

“我没有白衣天使轰轰烈烈逆行武汉的壮举,只希望能够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不负入党誓言,不负入党初心。”

对王卫而言,真刀真枪地干就是初心。对南明区检察院而言,将理念文化建设作为根本,“强化监督、服务大局、创新争优、和谐发展”就是初心。

敬业成风

在员额检察官李勇看来,为民服务是检察工作的使命。刚刚参加工作迈出家门前,父亲温和地对他说:“要直,不要弯,不要搞冤案。”这句话一直让他铭记于心。

王某信用卡诈骗案由李勇负责,王某在公安机关对自己恶意透支信用卡3万余元,后无力还款的事实也供认不讳。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王某为什么要恶意透支呢?多年办案的经验告诉李勇,这其中可能有隐情。

经过进一步调查核实,果然不出李勇所料。王某确是一所民办学校的老师,每月有固定收入,也即将与女朋友完婚。在最初透支信用卡时,每月都按时还款,是具备还款能力的。为何会突然恶意透支信用卡?原来,王某的父亲病重,为了替父治病,王某只得刷信用卡救急,连续大额的医疗花费导致王某入不敷出,所以未能按期还款,发卡银行多次催收仍无力还款。最终,李勇认定王某在使用信用卡时没有恶意透支的主观故意,认定其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并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事后,李勇还主动帮助王某解决信用卡还款问题。

心系群众,主动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是李勇的工作准则。

12岁的张某随父母到贵阳打工,后遭他人侵犯。虽然被告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张某因身心受创,既不愿出门,也不愿上学,活泼的小姑娘变得沉默寡言,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为了照顾女儿,张某的母亲专职在家陪护,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张某父亲一个人身上,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李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认为其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就积极主动打电话联系张某的父亲。一开始张父还以为是电话诈骗,多次挂断电话,后经李勇的耐心介绍,终于放下内心戒备。

张某父亲文化程度低,不会写申请书,李勇便手把手地耐心教张某父亲书写相关材料。为了帮助张某减少心理伤害,李勇多次将张某接到检察院未成年人润语工作室,在专业心理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渐渐地,张某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创新成光

前不久,一则喜讯传到了南明区检察院,该院“‘随手拍’线索办案促进生态恢复”,被评为“全国检察应用案例二十强”。

2019年10月10日,南明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随手拍”举报平台收到市民举报,称云关乡富源中路南苑小区后山存在滥伐林木、开垦林地的情况。根据照片线索,生态保护检察局的检察官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确定了线索的真实性,并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对事发区域进行了取证工作。

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办案组认为,南明区云关乡富源中路南苑小区后山存在滥伐林木、开垦林地的情况,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于是立即向云关乡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云关乡政府对其辖区内的森林资源保护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乡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相关情况展开核实,对相关当事人开展了普法宣传和教育,并对被砍伐的约2亩荒地布置树苗100余株,并撒种草种,被开垦的荒山植被绿化已得到恢复。

南明区检察院官方微信公益诉讼“随手拍”举报平台是该院扩大公益诉讼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依靠社会力量,拓宽公共利益领域法律监督渠道的便民举措,也是检察机关以智慧检务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的创新之举。

2018年5月“随手拍”开通以来,共受理举报线索141件,符合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74件,立案7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3件,行政机关已整改并回复73件,集中发放举报奖励1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南明区院内有一个多功能执法办案区,设施先进完备,功能齐全。其中一块为远程办案区,包含了远程审讯、宣告、开庭、宣教,安装了远程视讯、语音输入、电子捺印、数据交换等系统,检察官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案件的提审、开庭、宣告等。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还可以实现一对多全辖区范围内中小学的远程视频法治课宣讲。

另一块为普法办案区,包含了不诉宣告庭、润雨工作室、VR体验室、“云贵之巅、天地正气”检察普法教育基地等,实现了谁执法谁普法的目标。

李某因酒后驾驶车辆被交警查获,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移送该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刘芩通知他到检察院讯问时,李某完全“蒙”了,不停问检察官:“交警都已经处罚了为什么检察院还要追究?”

这是大多数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涉嫌危险驾驶罪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此类案件被交警设卡查获的占了很大比例,因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很多人认为交警处罚了就结束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涉嫌犯罪,甚至驾照恢复后又再次酒后驾车。

检察官们意识到,惩罚是一方面,普法是更重要的工作。嘴说能有多大的作用呢?为了达到更好的普法效果,他们建成了VR体验室,开发了危险驾驶、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体验系统,对拟被不起诉人开展5D模拟沉浸式体验教育,让拟被不起诉人感受犯罪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正做到服法悔罪。

刘芩在拟对李某作出不起诉前,通知其到院开展VR普法教育。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李某坐上了蛋式体验席。一开始,李某还满不乐意,体验开始后,先是脸色发白,后不停发出“啊、啊”的叫声。当体验到车辆因失控冲进路边人群造成多人受伤,血流一地时,李某抓住操作杆的手已泛白。体验结束后,李某要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才能站稳,连声对刘芩说:“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喝酒开车了,太可怕了。”

南明区检察院的创新注重办案效果,更注重实战应用,目的就是为了让检察工作更加高效规范。

文化入心

走进南明区检察院宽敞明亮的大厅,“高点定位、自加压力、务实创新、负重奋进、追求卓越”二十个金色的大字分外醒目。该院检察长黄林告诉笔者,这是“南检精神”,是南检的魂。每位入职新人来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二十个字牢记于心。

黄林着一身检察制服,笔直地站在大厅,仰目介绍南检精神时,眼里满是敬畏与坚毅,“很荣幸能成为一名检察工作者,很庆幸能成为一名南检人,在这里每一位南检人都和我一样有家的归属感,更有为南检拼搏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南明区检察院像一个能给人归属感的大家庭。这里不仅仅有整洁明亮的办公区,更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屋、检察官新时代讲习所等文化学习阵地,为干警不断“充电”提供场所。

简洁大气的院史馆记录着该院的历史与荣耀,红色的党建文化长廊、蔚蓝的检察业务长廊成为每名新干警入院的第一课堂;食堂环境优美,师傅们也会不时地询问饭菜是否可口;设置的影视厅、休闲吧、图书馆,配备咖啡机等设备,供干警在工作之余小憩。院党组时不时的小惊喜小问候,定期开展的文体活动更是让南检人有了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月初春,玉兰盛放,樱花缀满,迎春也不甘示弱,金灿灿地垂落成瀑。南明区院里的苗木不像其他地方那样种植排列有序,左右对称。这里的花卉树木种类繁多,但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韵味。黄林指着其中一棵树笑呵呵地说:“这棵是我的爱院树,长得可好了。”

原来,在南明区检察院“两房”落成之前,大家就自发找来了一些苗木想种植在院内,黄林知道此事后颇有感触。来到南检工作的人就像树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这不仅是干警的爱院奉献之情,也是南检人的归属。于是,南检花圃里的各种树木就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爱院树”。

他们是新时代检察人,以南检为荣,他们像“爱院树”那样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