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之变,共建轻罪治理体系
——检察机关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制图/李春雨
回想起三年前撰写那份提交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时的反复忖度,如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监事长、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很欣慰——作为法律人,能为法治进步竭尽所能是她一直以来的夙愿。
这份关于健全醉驾治理体系的建议提到,醉驾是情节相对较轻的犯罪,但每年约有30万人被定罪处罚,其后果不容小觑,建议对立法、执法、司法政策进行审视、调整和完善。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论证,202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醉驾治理体系。这项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令方燕代表倍感欣慰。
轻罪治理是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必然
“要借鉴醉驾治理经验,加强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等轻微犯罪治理研究,探索梯次治理模式,增进社会和谐稳定因素。”日前,最高检检委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轻罪治理越来越引起重视,是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必然。
近些年,我国社会治安、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占比从1999年的不到55%,上升至2022年的超过85%。这意味着,轻罪案件大幅上升,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最高检党组提出,要适应刑事犯罪结构变化,重视和加强轻罪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探索。
如何更好适应犯罪结构变化,深入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苗生明看来,实体上,要依法准确把握罪与非罪、违法与犯罪界限;程序上,要完善轻微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行刑衔接机制等;政策理念上,要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依法少捕慎诉慎押作为办理轻微犯罪案件的具体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其适用范围、标准和程序。
轻罪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联动。2023年12月,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规定》,明确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至少应当开展一次羁押必要性审查;公安机关可以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继续采取羁押强制措施是否适当进行评估。
这充分说明,深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把握轻罪案件的逮捕、起诉、羁押标准,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高质效办理轻罪案件的生动实践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全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已经相对稳定,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轻罪治理模式。那么,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是如何在各地因地制宜“落地生根”的?
在四川成都,面对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的现状,成都市检察机关办理各类刑事案件人数连续三年超过2万人。成都市检察院按照“1+N”的模式组建简案专业化办案团队,由一名员额检察官配备相应数量的检察官助理或书记员,专门负责一类或多类简案办理。
成都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钱小军以青羊区检察院为例向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该院投入十分之一的办案力量组建简案专业化办案团队,能够办理全院一半以上的刑事案件,同时还建立了简案集中受理、集中协商、集中审理‘三集中’办案机制。”
在江苏江阴,江阴市检察院与公安局、法院、司法局于2023年8月初联合成立“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形成了一个集轻罪治理、实践基地、新型犯罪研究中心于一体的矩阵,蹚出了一条治罪和治理兼容并重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据该院检察长关开城介绍,2023年以来,江阴市检察院“简易+速裁”程序适用率达87.19%,刑事案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44.6%。除了办案外,轻罪治理中心还承担调研与治理的任务,对江阴市刑事案件的特点、特征,尤其是发案趋势等进行剖析,便于更好地靶向施策、精准发力。
这些高质效办理轻罪案件的生动实践与有益探索,是检察机关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的缩影。
推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
轻罪治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惩罚犯罪,也在于化解矛盾纠纷。因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同样是轻罪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东省兰陵县检察院在办案中心专设调解办公室,对接县调解中心,将群众认可度高、调解经验丰富的“老苗调解”团队融入一站式办案全过程。
栗某英与吴某梅系同村邻居,两家因宅基地纠纷多次发生争执。在一次吵闹中发生肢体冲突,吴某梅受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2023年6月,兰陵县检察院对栗某英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吴某梅不服,多次进行信访。
为消解两家积怨,兰陵县检察院联合该县司法局,邀请“老苗调解”团队全程参与,会同房管部门、当地党委政府、派出所等到事发现场实地查看。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双方长达20余年的积怨被化解。这起案件的办理,得益于山东省检察院部署开展的“事心双解和为贵”刑事检察办案机制试点。
充分发挥司法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对于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亦是关键一环。
“下一步,在犯罪治理和社会治理上,检察机关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检察办案各环节推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苗生明表示。
(本报记者史兆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