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故事|辽宁新民:副检察长6次登门拜访老上访户
时间:2023-03-17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先锋周刊·为民
【字体:  

不久前,辽宁省新民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厉智第6次来到退役老人李某的家中,与老人聊天谈心。94岁的李某回忆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故事,以及与侄子李一的亲情。不同的是,老人这次没再给李一“伸冤”,而是明确表态“以后不再信访了”。

2009年10月,李一在工作中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调解后达成民事赔偿协议。但李一的哥哥听说弟弟可能与人发生过争执,怀疑李一死于谋杀,要求追究该加工厂负责人及工友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核查后未发现相关情况,遂未予立案。新民市检察院受案后依法审查了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材料,并认真复核了询问笔录等证据材料,未发现公安机关有违法违规问题。

因为对侄子的突然离世难以释怀,2017年以来,李某作为李一的代理人,陆续到新民市、沈阳市及辽宁省相关部门信访,要求立案调查李一死亡事件,为侄子讨公道。2018年,在新民市检察院积极推动下,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重新复查该案,仍未发现新的证据及问题。

2022年5月,新民市检察院在开展“检察长带头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中,将该案列为重点案件,努力化解李某的心结,让老人不再奔波。厉智认真查阅案卷后,5次接待过李某信访,为其讲解法律规定及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办案流程、立案标准等。老人也表示认可,可一回到家心里还是堵得慌,于是反复信访。考虑到李某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担心其往来信访会出危险,厉智劝老人说:“以后您想反映问题,我们就到您家去唠,您老也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反映情况。”

检察官一次次登门拜访,除了释法说理,还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革命故事,纾解老人的思亲之情,最终解开了老人的心结。

由于李一的遗体一直存放在殡仪馆,产生了巨额费用,新民市检察院积极协调民政等部门减免了部分费用,老人深受感动,再次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王玲 通讯员汪立新)

办案检察官说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并无不妥,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老人持续信访不仅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影响司法公信力,更给老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成为‘心结’,信访积案化解,只有‘法结’‘心结’一起解,才能实现问题实质性化解。”新民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厉智说,依法能动履职,不仅体现在一次次的耐心接待及登门拜访上,更蕴含于检察官与老人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中,机械办案只能让程序“空转”,聚焦信访人的“心结”,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获得情感认同,并适时进行释法说理,才能最终赢得信访人的理解与信任,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责任编辑: 李君瑞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