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关注最高检工作报告(之三)
时间:2023-03-09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中国两会特刊
【字体:  

李安锐代表:落实“零容忍”要求保障资本市场安全

李安锐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杨波 范跃红)“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同时,违法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更有力地惩治证券犯罪,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智慧和能力。”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李安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说:“聚焦资本市场安全,向中国证监会派驻检察室,强化协作机制,指导办理49起重大财务造假、操纵市场案。”李安锐代表注意到报告中的这一内容,他告诉记者:“据我了解,自2020年底中央部署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以来,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犯罪涉案人员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最高检设立派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之后,通过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同步交办重大案件,各方密切协作配合、凝聚法治合力,依法办理了一批大案要案,并及时发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的典型案例,向资本市场传递出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明确信号。”

“证券市场聚集了各类投资者的财富和信心,依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任重道远。”李安锐代表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和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等的部署要求,坚决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与证券监管机构进一步密切协作,持续加大对证券犯罪惩治力度,不断健全办理证券犯罪案件制度机制,以更优的检察履职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侯建国代表:持续提升洗钱案件办理质效 

侯建国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杨波 通讯员窦彦峰)“全面加强反洗钱工作,事关国家防范金融风险大局。”在听了张军检察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矿长侯建国评价说,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反洗钱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值得点赞。

侯建国代表关注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两个数字——最高检协同中国人民银行等共同开展专项行动,起诉洗钱犯罪4713人,是前五年的32.3倍。“办案数量的大幅提升,凸显了检察机关与有关单位依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的决心和力度,也说明检察机关履职充分、措施得力。”侯建国代表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这些年,最高检持续强化部门协作,始终把反洗钱工作作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坚持上游犯罪、洗钱犯罪同步审查,并以反洗钱为手段遏制上游犯罪、促进追赃挽损,“这些做法值得点赞”。

“去年11月,最高检发布了5件检察机关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件‘自洗钱’案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建议最高检及时研究解决在办理洗钱犯罪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业务指导,注重发掘培育典型案例,总结好办案中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案件质效。”侯建国代表说。

潘本芳代表:让税收领域“硕鼠”无处遁形

潘本芳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刘亭亭)“涉税违法犯罪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更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全国人大代表、昆明捷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职工潘本芳对检察机关严惩涉税犯罪的系列举措与显著成效连连称赞。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犯罪,起诉5.8万人,比前五年上升29.3%。一些不法加油站、黑加油点购销“非标油”,隐匿收入、偷逃税款、危害生态环境。浙江、北京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调查中,运用大数据筛查涉案油罐车行驶轨迹、装卸油时间等信息,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移送主管部门处置,追缴税款3.6亿元。最高检与税务总局协作推广该监督模型,合力破解监管难题。

“检察机关对税收领域的‘硕鼠’勇于亮剑,加强走私涉税刑事检察工作,维护税收秩序、国门安全,依法打击空壳公司、职业化犯罪团伙和严重危害税收犯罪,积极参与打击治理骗取留抵退税工作,为国家及时挽回了损失。”潘本芳代表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偷税骗税犯罪打击力度,积极探索大数据在涉税违法犯罪检察监督中的应用,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互通、制度机制保障等,织密经济安全防护网,让“硕鼠”无处遁形。

张波代表:民营企业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张波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刘亭亭)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做实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等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把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对于这一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深有感触。

张波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全国两会前夕,山东省滨州市及邹平市检察院的“一把手”带队,专门就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家乡的检察机关结合当地民营企业占比超95%的实际,着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建立‘链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提供普法送法‘五进’专项服务,让民营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娘家人’在身边的温暖。”

张波代表也注意到,近年来,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务实推进非公经济平等保护。比如最高检明确提出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

“检察机关运用法治力量,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细处,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动力。”张波代表表示,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交流,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提供更多定制化的优质检察产品,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张涤代表:全链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张涤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牛旭东)“从最高检工作报告中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最高检及天津、山西、山东、海南等29个省级检察院组建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一体履行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张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检察机关通过持续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惩防力度,对全社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2022年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犯罪1.3万人,比2018年上升51.2%;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937件,是2018年的6.7倍。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深挖黑灰产业链,严惩假维权真敛财。对此,张涤代表说,从这组数据中看到了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希望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全链条打击上下游犯罪,推进诉源治理,同时加大侵犯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强化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促进中医药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张涤代表建议,让数字技术助力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运用数字分析方法,发现知识产权案件线索及发案规律,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质效,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于莉代表:支持检察机关行贿受贿一起查 

于莉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刘立新 谷芳卿)“不少领导干部腐化堕落,都是没有经住行贿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一步步丧失原则。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起诉行贿犯罪1.4万人’,这是深挖彻查腐败之举。”检察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重拳打击行贿犯罪,引起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家家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莉的注意。

2022年4月,国家监委、最高检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涉及招标投标、医疗药品等行贿犯罪重点领域;2022年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以“遏源”“断流”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依法精准有力惩治行贿犯罪。

“以往,老百姓关心抓了多少贪官、判了多少年,对行贿人如何处理关注度不够高。”于莉代表表示,如果行贿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还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行贿,腐败问题就会“野火烧不尽”,这几年,检察机关在严惩受贿犯罪的同时,有力惩治行贿犯罪,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有力震慑了腐败分子。“腐败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我们支持检察机关加大对受贿行贿犯罪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最终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于莉代表说。

张谨代表:不断把追逃追赃工作引向深入

张谨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戴佳 见习记者赵晓明)“我对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追逃追赃工作印象深刻,为检察机关近年来开展的追逃追赃工作点赞!”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检察机关要不断把追逃追赃工作引向深入,对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境外追逃追赃是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是一场运动战,而是持久战,需要国际刑事司法与执法合作的常态化、法治化。”张谨代表表示,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反腐败重要职能机关,依照法定职责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从我国首例刑事缺席审判案件程三昌贪污案的判决结果来看,检察机关在探索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具体运用规则中,提供了检察实践样本,也标志着我国司法机关适用刑事缺席审判程序零的突破,实现了该制度从“纸面上的法律”向“行动中的法律”的转变。

“检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程序推动和质量把关作用。”张谨代表建议,在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中,检察机关要综合运用劝返、引渡、移民遣返、执法合作等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追捕追逃力度。同时,通过缺席审判,夯实与外逃人员所在国开展引渡、涉案财产执行等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加快追回外逃人员和外逃资产。

杨永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体现检察担当

杨永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戴佳 见习记者赵晓明)“近年来,检察机关为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采取了很多务实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检察温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了检察智慧和力量。

“司法救助是贯彻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杨永代表表示,检察机关聚焦弱势群体帮扶,不断扩大司法救助案件线索来源,用实际行动传递检察关怀和司法温度,帮助涉案当事人走出生活困境,体现了检察担当。杨永代表还注意到,2022年最高检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显示,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依托与乡村振兴部门建立的救助协作机制,及时启动救助程序,积极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进行综合帮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检察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杨永代表说,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修复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继续加大司法救助工作的力度,切实提高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李雪平代表:以检察之力服务保障粮食安全

李雪平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崔晓丽 曹颖频)“最高检工作报告是一份政治站位高、大局观念强、工作措施实的好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对报告中检察机关保护耕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印象最深。

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指导辽宁、吉林、黑龙江检察机关持续开展黑土地公益保护专项监督;推广江苏、贵州经验,促推7部门出台专项规范,整治电捕蚯蚓严重破坏土壤生态行为;与自然资源部建立协作机制,协同整治乱占耕地,监督怠于申请强制执行、不规范执行等案件2.9万件,涉土地30万余亩。

李雪平代表说,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视察时表示,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李雪平代表介绍:“我们村和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了‘田长+检察长’工作模式,我就是‘田长’,双方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对接和协同联动。”李雪平代表说,端牢中国人的饭碗,种子安全很关键。近年来,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刑事、公益诉讼等手段,不断强化整治制售伪劣种子、套牌种子等危害种子安全的行为,帮助老百姓把种子安全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接下来,希望检察机关能持续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农资领域假冒伪劣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好粮食安全溯源治理,严厉打击整治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违法行为,让种的人有信心,吃的人能安心。”李雪平代表说。

张天任代表: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检察力量

张天任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崔晓丽 范跃红)“制发6个检察意见,精准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保障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圳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作为来自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对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及的这些内容有很多话要说。

法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张天任代表注意到,2022年,最高检下发了《关于支持和服务保障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涵盖21条具体举措,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支持和服务保障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在张天任代表看来,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严重刑事犯罪保持高压态势,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领导带头办理疑难信访积案,开展公开听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工作,助推修复社会关系;通过公益诉讼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服务了乡村振兴。这些举措都契合共同富裕追求的富民惠民安民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科学认识共同富裕与法律监督的内在联系,持续更新理念,强化监督思维,为高质量建设国家先行区贡献了积极的检察力量。”张天任代表如是评价。

吴惠芳代表: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合规司法制度

吴惠芳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徐日丹 通讯员陈梦清)“希望检察机关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走深走实,不断积累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合规司法制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永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吴惠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作为一项检察重点工作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予以单节“展示”,给吴惠芳代表留下深刻印象。数据显示,改革试点以来,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案件5150件,已有1498家企业整改合格,3051名责任人被依法不起诉。

“通过近几年对全国首批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多次走访调研,我深刻感受到,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检察机关一项集末端处理与前端治理于一体的履职创新,有利于促进涉案企业守法经营、预防再犯,同时警示其他企业,促进诉源治理。”吴惠芳代表说。

“随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步入深水区,该制度亟待进一步拓宽实现路径。”吴惠芳代表建议,最高检要继续做好各地试点情况总结、提炼典型案例,适时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央政法委进行专题报告,研提涉企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立法建议,为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与此同时,要持续深入推进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及第三方专业人员库建设相关工作,督促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人员“真监督”“真评估”,提升合规质效。

海国勇代表: 严惩群众身边的“蝇贪”

海国勇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刘立新 谷芳卿)“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在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检察作用’,我非常赞同。”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唐河县仪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海国勇十分振奋。

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从2018年1470件增至2022年的1.1万件,自行补充侦查从19件增至2913件,不起诉从278人增至534人。

“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力度很大。”海国勇代表表示,检察机关重拳打击腐败犯罪,坚定了群众对反腐的信心。

“前一阵子热播的《狂飙》,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被一网打尽,真痛快!”海国勇代表表示,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是动真格,人民群众必定支持拥护。

“司法机关在依法严惩腐败分子的同时,也应该把扫黑除恶常态化与基层‘拍蝇’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海国勇代表还建议,检察机关要严厉惩治民生领域的“蝇贪”,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反腐倡廉的成效。

[责任编辑: 周蔚 于春贺]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