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检察制度机制逐步建立,不断健全
时间:2023-02-27  作者:王冬  来源:正义网
【字体:  

正义网北京2月27日电(见习记者王冬)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做好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也是“迎两会·新时代检察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会上,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对外通报了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

张雪樵表示,公益诉讼试点、全面推开五年多来,从蹒跚起步到稳步前行,从夯基筑台到厚基成势,从不被理解到广受赞誉,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快速发展,业务领域持续拓宽,案件规模稳步增长,办案质效不断提升,展现了独特的制度价值,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2018年以来,最高检党组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诉讼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理念引领实践并总结完善,形成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通过加强对公益损害问题的监督,助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共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各方面大力支持;树立“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理念,促进行政机关发挥主动纠错机制作用,以磋商、检察建议等非诉方式督促协同行政机关开展前端治理,推动绝大多数案件在诉前环节得以解决;树立“持续跟进监督”理念,强调从诉前程序到提起诉讼,再到判决执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持续跟进,并把全流程整改效果的“回头看”作为“规定动作”,努力让受损公益得到恢复。

“公益诉讼检察制度机制逐步建立,不断健全。”张雪樵表示,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公益诉讼检察制度的发展完善。

——针对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办案实践中操作性规范不足的问题,最高检会同最高法联合印发《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制定《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为办案提供全流程、体系化的规范依据。

——针对公益损害问题往往跨不同区域、分散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最高检制定出台《检察公益诉讼跨行政区划管辖指导意见(试行)》,推动建立全国重要江河湖泊跨区划行政公益诉讼管辖协作机制,长江流域21个省界断面已全部会签协作机制。针对基层办案压力阻力较大的问题,检察机关发挥各级院不同的优势和作用,探索建立一系列适应公益诉讼办案需要的一体化机制。

——针对公益保护协作不足的问题,加强跨部门合作机制,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会签《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意见》,等等。

——针对公益保护社会参与度、知晓度有待提升问题,创新社会支持机制,各地检察机关积极推广诉前圆桌会议、听证、公开宣告、现场送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公益诉讼的公众参与度和公信力。最高检部署建设“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2021年以来先后在12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已注册志愿者2万余人,提报线索3000多条,各试点检察院通过平台邀请志愿者参加专业咨询、检察听证、跟踪观察等4000余次,近期将在全国推广。

在具体工作中,检察机关围绕群众身边事,以专项活动为抓手,把好事抓常办实。记者了解到,最高检先后部署“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 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质量提升年等专项监督活动,聚焦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最切身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

[责任编辑: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