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检察故事汇|让“英雄”钢笔重现本色
时间:2023-02-19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字体:  


讲述人: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 武晶

民族品牌“英雄”钢笔曾在改革浪潮中实干创新,勇立潮头,但也曾遭遇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危机。当真“英雄”遇上假“英雄”,怎样才能拨云见日,重现“英雄”本色?让我们一起探寻一支钢笔背后的检察故事。

2020年3月起,陈某购进由他人自行组装的假冒“英雄”钢笔,通过其开设的6家网络店铺进行宣传并对外销售,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由于其销售的钢笔大多粗制滥造、质量低劣,陈某为了掩人耳目,采取真假混卖、搭售文具等方式混淆销售记录,同时又以大量虚假交易的方式进行刷单,营造销售火爆、交易可靠的店铺形象。一时之间,众多消费者难辨真伪,收到货物后发现所谓的“英雄”钢笔外观粗糙,书写不流畅,纷纷对“英雄”钢笔的品控提出疑问。

一个新兴网络电商经营者,却让老字号品牌信誉蒙尘。掌握线索后,检察机关立刻启动提前介入机制,与公安机关共同研判,梳理全案犯罪链条,锁定陈某、吴某、朱某等关键犯罪嫌疑人。在抓捕现场,我们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视频连线,远程引导侦查扣押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厂内存放着数以万计的假钢笔及笔帽、笔管等配件。面对这种单价低但涉案数量大、商品配件众多的案件,我意识到这是一场硬仗。

2021年8月27日,公安机关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我卖的很多都是真的。”“我的网店基本全是刷单,没卖出去多少支笔。”“有些是笔和墨水、墨囊、字帖一起搭售的,只有笔是假的,其他都是没品牌的。”面对犯罪嫌疑人真真假假的辩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求真辨假,让证据开口说话。

如何求真?我们发出调取证据通知书,及时补充、固定正品授权经销商出具的销售表、转账单等书证。而犯罪金额的计算却不是简单地一减了之,我们根据正品进销货流程、囤存货等时间规律,明确各时间段正品进货情况,准确计算分时段工作的员工所参与的犯罪金额并予以扣减。求真为的是不枉。

如何辨假?我们联合技术调查官,对网店销售数据条分缕析,明确刷单、搭售交易的数据特征,采取转账记录与交易异常同步印证、同步剔除,回溯证人确认的方式进行筛查。辨假为的是不纵。

这些看似琐碎、繁杂的细节,正是我们努力还原真相,保证办案不枉不纵、公平正义的一个缩影。最终,陈某等5名被告人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法院分别判处三年至七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案结不等于事了,当侵权行为严重损害品牌信誉时,在惩罚犯罪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老品牌在知识产权维权路上始终面临取证难度大、维权周期长、赔偿少的困境。我们依法启动权利人赔偿和解机制,督促涉案人员退赃退赔,为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挽回经济损失共计73.8万余元。

一起案件的办理绝不是终点。2022年4月,我们与权利人开展了一场“以创新保护创新”的视频座谈会,英雄集团等“老品牌”权利人代表均参与了这次座谈。我们发布的《知识产权被害人协助取证提示书》,让权利人维权路上有了更多指引和帮助。

一支小小的国货钢笔,见证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繁荣,凝聚着中国百姓对老品牌、老字号的信任和情怀。检察机关会继续用专业守护好“老品牌”传承的火苗,让“英雄”重现本色,让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 樊悦池 王晓敬]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