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特别报道|乘风破浪正当时——新时代党绝对领导下的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纪实
时间:2022-10-14  作者:徐日丹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非凡十年

服务大局篇

乘风破浪正当时

——新时代党绝对领导下的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纪实

2020年12月,湖南省花垣县检察院检察官来到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为苗家阿姐们讲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助力精准脱贫。 龙秀泽摄

2022年4月24日,甘肃省永登县检察院到当地工业园区就企业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听证,向行政机关送达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本报记者南茂林 通讯员把发文摄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新征程上,你我都是奋斗者、追梦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乘风破浪,协力共创新的奇迹与荣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十年来,检察机关牢记“国之大者”,既登高望远,准确把握发展环境之变,在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又脚踏实地,找准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着力点,依法能动履职,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稳字当头,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底色”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政法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部署,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

2021年6月,党中央专门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中央《意见》”),明确强调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平安建设是政治任务,更是政治责任。最高检党组一再强调,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在党的领导下,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环节平安中国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底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些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876万余人,起诉1524万余人。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内容,关乎党和国家的安危。十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严”字当头,积极参与反渗透反间谍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依法惩治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等犯罪,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

2020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各级检察机关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主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司法保障,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按照最高检党组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的重要指示,及时出台系列司法政策,指导依法追诉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筑牢抗疫法治防线。截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疫犯罪1.7万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涉疫案件时从一开始就注意准确把握政策法律界限,力防突破法律的“从重”“从严”“从快”,依法不批捕3071人、不起诉2931人,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平稳开展。

今年6月10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造成恶劣影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23日,经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宣判,主犯陈继志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

雷厉风行、严格依法办理“唐山烧烤店打人案”,是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新需求的有力回应,同时也警醒政法机关:守护群众平安未有穷期。

从参与“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安全感。

梳理检察机关在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雷霆之举,“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是一以贯之的原则。检察机关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依法办理了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等一系列存续时间久、危害后果严重的黑恶案件,三年共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3万人、“保护伞”2987人。

“检察机关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主任马永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严惩侵犯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犯罪。检察机关配合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拐”“团圆”行动,严惩拐卖人口犯罪,深挖历史积案。2022年4月,检察机关会同11个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坚决维护网络安靖。最高检2020年组建惩治网络犯罪专门指导组,2021年制定追诉、指控犯罪65条标准,发布网络时代公民人格权刑事司法保护指导性案例,做实“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

十年来,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重政治责任、更高履职要求,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向人民、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制度优势、法治权威。

守正创新,以更实服务为经济发展注入法治“亮色”

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最近迎来了一件喜事:村里第一家文化产业公司正式成立,瓦厂村的彩绘文创产业实现提档升级。

“出门泥水坑,床前屋漏亮。”2015年以前,西畴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个县(市)中石漠化最为严重、经济体量最小的县,而瓦厂村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经过最高检多年的精准帮扶,瓦厂村在2018年脱贫出列。现如今,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当地文化资源得到深度挖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脱贫攻坚的岁月,令人泪目却又振奋人心的故事数不胜数。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百年梦想只争朝夕。2018年6月,最高检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以八条务实举措,为检察环节服务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谋篇布局。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检察机关瞄准重点难点精准发力——

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部署以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对受到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致贫返贫的受害者及其近亲属应救尽救。2018年至2021年,共发放司法救助金11.7万人14.8亿元,年均分别递增40.6%和45.8%。建立刑事案件涉扶贫领域财物快速返还机制,改变过去等案件办结后再循序返还的做法,会同最高法、公安部一体实施。

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做深。2018年至今年9月,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21万余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7万余件。先后出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检察履职举措。出台检察政策,服务保障长江十年禁渔。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实。2018年至今年9月,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7万余人。设立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联合中国证监会、公安部专项惩治证券违法犯罪,助力依法监管资本市场。持续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2021年起诉洗钱犯罪1262人,是2018年的19.7倍。

上述一组组翔实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记录着检察机关以笃行不怠精神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坚定足迹。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稳企业事关保就业、保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强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发展不易,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切实防止不该捕的捕了、不该诉的诉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检党组反复强调,在办理涉民营企业家案件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形式上的“特殊保护”促进实质上的平等保护。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有的涉案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因负责人被逮捕、被判刑后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甚至由此倒闭、工人下岗,影响经济和民生。针对这一问题,最高检2018年发布11项具体检察政策,要求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审慎采用限制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刑事强制措施。持续落实中,最高检进一步提出“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

“对涉案企业,保护不能放纵,厚爱不能溺爱。如果一宽了之,不找到问题根源并促进解决,涉案企业今后还可能再违法犯罪,甚至可能出更大的问题。”通过最高检党组辩证研判,检察机关于2020年3月创新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研究和试点:依法可不捕、不诉的,责成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做实既厚爱又严管。

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集中统一行使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出台检察政策,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京津冀检察机关以法治一体化服务协同发展,助推法治雄安建设……十年来,检察机关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更实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

“透过检察工作,我看到了检察机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能动履职,守正创新,服务大局的自觉和用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独有‘亮色’。”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宗胜如是评价。

能动履职,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增“暖色”

“涉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办案中发现履职缺位或存在漏洞,就要秉持法的精神,作为‘兜底’机关管起来,以检察履职、监督办案的‘我管’,促各方履职、齐心协力‘都管’。”2022年1月召开的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发出强烈信号。

时针回拨至2018年6月11日。履新不久的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依照法律规定列席了最高法审判委员会第1742次会议。此次会议,专门就一起小学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抗诉案件进行了讨论。

张军从情节认定、法律适用、量刑建议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检察机关观点,明确指出原审判决存在错误,依法应当改判,得到了最高法审委会绝大多数委员的赞同。同年7月27日,这起抗诉案尘埃落定——最高法采纳最高检全部抗诉意见,改判被告人齐某无期徒刑。

案件虽已办结,最高检党组及办案组成员却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校园本应是一方净土,却出现“大灰狼”,其根源在哪里?就此,最高检做了大量调研。调研显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职员工性侵害幼儿园儿童、中小学学生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要想遏制和减少未成年学生遭受违法侵犯,不仅要依靠公安、司法机关的严厉打击,更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源头预防,通过堵漏建制来斩断伸向孩子们的黑手。”2018年10月19日,最高检向教育部发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这是最高检首次发出的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检察建议书,被称为“一号检察建议”。

“一号检察建议”的发出,成为检察机关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生动注脚。

民之安乐皆由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强调“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在我国,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向而行,且相互交织、彼此促进,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中国特色。”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熊秋红教授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政法机关,在犯罪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担负着国家所赋予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

实践证明,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2018年以来,最高检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围绕校园安全、司法公告送达、金融监管、窨井盖管理、虚假诉讼、网络整治、寄递安全、安全生产等社会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先后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一至八号检察建议,推动从源头上防范相关问题发生。

“检察机关注重抓源治本,以检察建议的方式推进问题解决,方法非常好,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关注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以检察履职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说。

在孙宪忠看来,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落到了实处。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也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2017年7月1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2017年7月至2022年9月,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72万余件,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办案中,检察机关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同协作,形成公益保护的强大合力。

“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切身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实效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日前到最高检调研时,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全民普法是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关键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关注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丰富普法手段,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百姓心田。与此同时,最高检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至2022年6月,共发布指导性案例29批119件、典型案例199批1412件,促进提升办案水平的同时,积极引领社会法治意识。

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检察机关将始终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助力新时代“中国之治”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更加优异的检察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徐日丹)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