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忆文(左)与同事远程讯问犯罪嫌疑人
浙江省金华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傅忆文的履历很简单——2008年10月参加工作后,一直坚守在刑事检察办案一线。但她又不简单——14年中办理3000余件刑事案件,涉案数千人;作为一名80后,傅忆文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女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浙江省“最美公务员”等诸多荣誉。
“最珍贵的‘奖章’,是始终把人民挂在心上!”面对诸多荣誉,傅忆文始终认为,最珍贵的“奖章”是人民群众的肯定。
有担当的“宽肩膀”
直到2021年下半年调任金华市检察院,傅忆文一直都在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义乌市检察院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她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照片,是义乌一家网店店主送来的锦旗,“为民服务 秉公执法”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这面锦旗来之不易。2017年“双十一”前夕,这家销售内衣的网店店主发现,一款内衣在半小时里突然接到2000笔订单。
爆款来了!网店紧急安排发货,又给上游厂家支付了定金补货。不料,已经发出的2000件订单很快出现1988个退款退货申请。随后,电商平台发来通知,因该网店以非常规方式获得虚假商品销量,要被制裁。该网店报案后,事实很快浮出水面。原来,有竞争对手通过反向刷单的方式,利用平台规则恶意竞争。
这是浙江省首例反向刷单案,作为该案承办检察官的傅忆文面临着不小的考验。经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傅忆文比照刑法相关条款,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最终获刑,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得到了维护。
之后,傅忆文进一步挖掘该案背后的理论指导意义,撰写了《网络刷单案件的刑法解释》一文,明确了破坏生产经营罪在电商领域的适用,解决了同类问题,也获得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致肯定。
这是傅忆文深耕办案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傅忆文主办了全国首例技术修改抖音靓号案、浙江省首例对公账户收买信用卡信息案、“12·30”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等重大复杂案件,所办案件被评为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浙江省检察机关精品案例等。
傅忆文收到的锦旗、感谢信还有很多,但这面锦旗让她时常回看。她说,这是一枚最奋心“奖章”,它时常提醒她——有担当的“宽肩膀”,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好评”。
办案成“网红”
2020年初,傅忆文“红”遍网络。当时,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正月初四的晚上,正在假期的傅忆文注意到一则义乌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公告,显示邵某等人在义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现被刑事拘留。
涉疫案件必须从快从严打击!正月初五一早,她提前介入案件;初六,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的上家落网;初七,公安机关将邵某等人移送检察院批准逮捕。
虽然事实清晰、证据充分,但在审讯时,邵某始终顾左右而言他。一贯理性的傅忆文忍不住大声质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销售的口罩被一线医护人员使用了,会是什么后果!”
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引发了极大关注。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媒体陆续报道,有力传递了依法严惩涉疫犯罪的检察态度。该案入选最高检首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并被写入浙江省检察院在该省两会上作的工作报告中。
一句真情流露的“性情之问”,让傅忆文意外成了“网红”。傅忆文说,这是一枚最暖心“奖章”,让她更加明白——始终传递群众的呼声,才能收获群众的掌声。
打造“检察名片”
“一个人做得好,只能换来群众一时满意。只有一群人做得好,才能换来群众不断满意。”傅忆文从义乌市检察院转岗至金华市检察院后,办公桌旁一直摆放着一本珍贵的留言相册,这是义乌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的同事们送给她的临别礼物。
傅忆文带着这个团队首创发布检察白皮书,成为浙江省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张“金名片”;制定全国首个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融合监督线索发现机制;办理了一批全国、全省首例新型案件……16名同事,82张照片,记录了傅忆文带领办案团队创下的一个个“第一次”。
来到金华市检察院工作后,她继续关注团队建设,努力凝聚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力量,积极创新探索。
今年4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拉开序幕。在兰溪市检察院的一次案件汇报中,傅忆文发现,利用空壳公司是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而这些公司其实“有迹可循”。于是,傅忆文带领团队指导兰溪市检察院通过在浙江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进行数字建模,总结提炼可能涉嫌养老诈骗的空壳公司关键性要素和字段,通过工商登记、社保、税务、银行流水数据等碰撞,发现案件线索,从1.5万家在册公司中排摸出74家“异常公司”,其中涉嫌集资类犯罪的有9家,具有犯罪嫌疑的空壳公司有33家。根据这些线索,兰溪市检察院及时制发注销有关公司的检察建议,并开展了立案监督,实现由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推动社会治理的效果。
此后,傅忆文和她的同事们又将兰溪检察的办案经验推向金华市检察机关,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范围内类案治理。
傅忆文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带动一个团队共同战斗,这样的努力会更有价值。而这本放在案头的相册也因此成为傅忆文收到的最走心“奖章”——所有成绩背后都是团队的托举,凝聚更多力量,才能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刘传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