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检察官推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时间:2020-06-10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大检察官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检察机关】

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 李琪林

为切实优化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进而助力脱贫攻坚、参与社会治理的综合效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检察机关联合扶贫、民政等部门推行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机制,前置延伸、精细化救助、多元化治理等举措多管齐下,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检察环节的社会治理工作。

前置延伸,让检察工作走在隐患产生和矛盾激化之前。为更好、更快地发现和解决群众涉法诉求,使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案件线索能够及时导入司法办案程序,兴安盟检察分院牵头搭建“盟、市、乡”三级联动的信息员前置延伸平台,信息员在日常工作中兼职收集筛查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的信息和线索,并及时回传到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线索收集的前置延伸,一方面减轻了信访群众因“多头上访、空转久拖”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赢得社会矛盾化解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使符合条件的群体能够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司法救助。此举消除了线索发现壁垒,填补了“诉讼程序已经结束多年类案件司法救助线索发现不能”的盲区。

精细化救助,“检察+”多元服务发挥长效作用。司法救助一头连着社会困难群体,一头系着国家法律权威,是一项传递司法温情的系统工程。单纯的经济救助只能救急,难救长远,更难以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统一。兴安盟检察机关对内整合职能资源形成“司法救助、多元治理”办案合力,对外加强联系,为检察司法救助“补救、补偿、兜底治理功能”拓展外延支撑体系。通过召开联席会和互致司法救助协调函等方式,因案而异、因人施策,用活用实经济救助、心理救助、民政救济、医疗救助、教育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以及法律援助、爱心疏导等各类救助手段,为被救助人提供切实、精准、实效性强的精细化救助。

后续延伸,做强社会矛盾的源头化解与围案教育引导。兴安盟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注重就案治理,延伸化解社会矛盾,排除社会隐患。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矛盾类型、隐患评估数据案例库,通过数据系统分析和评估,适时疏导、预防因遭遇犯罪伤害而产生的矛盾隐患;实行对接精准扶贫案件检察官办案社会治理责任制,第一责任人负责拟订方案、对外协调、随案治理、动态跟踪。就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该补救的补救、能化解的化解、当整治的整治,确保检察环节对接精准扶贫案件治理全程不脱节。

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机制自2019年7月运行以来,已有10余家单位、150余名兼职信息员加入,信息平台接收线索50余件次。两级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21件,发放司法救助金65万元;司法救助金对接精准扶贫,搭建长效机制6件次,投放救助金25万余元。通过《司法救助协调函》启动“脱贫、返贫审查”3件5人,化解社会矛盾25件次,开展围案治理60余件次,开展围案点对点普法、案中教育百余次,受教育人数达6000余人次。大治理的机制做法被人民网、中国扶贫网等媒体多次报道,于近日入选最高检“五佳国家司法救助事例”。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