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稳妥积极开展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等外探索
时间:2019-12-03  作者:于潇  来源:正义网
【字体: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作主旨发言。闫昭 摄

正义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于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面对新要求,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机关能提供哪些新的检察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33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中,第八厅胡卫列厅长结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介绍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2015年7月起,13个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公益诉讼试点。2017年6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修改,正式确立了检察公益诉讼这一制度,2018年4月英烈保护法出台,明确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加英烈权益保护的公益诉讼保护利益,俗称“4十1”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办案范围。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的方案》。最高检认真贯彻落实,成立第八检察厅专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2018年10月、2019年4月修订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也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检察职权。

至此,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健康发展,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形成,受到广泛关注。

“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01285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83913件,提起诉讼3381件。”胡卫列介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2019年以来,检察机关共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8785件,通过办案督促治理被污染、损毁的耕地、湿地、林地、草原95.4万亩,督促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481.4万吨,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7亿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截至今年10月,各地检察机关共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645件。特别是近年来,保健食品药品虚假宣传问题突出,“骗老坑老”“骗病坑病”等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对此部署开展专项监督,共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139件。

2019年,在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性奖励、补贴,社保金、养老金等领域,各地检察机关共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9402件,督促职能部门追偿受损国有财产27.6亿元。

针对非法占用国有土地、拖欠土地出让金、违法储备土地“炒地皮”等问题,2019年,检察机关共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394件,通过办案督促追缴国有土地出让金61.2亿元,督促行政机关收回被非法占用国有土地4117.4亩、没收地上建筑物28.4万平方米。

英雄不容侵犯。2019年3月,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30名扑火人员不幸壮烈牺牲。霍某在其微信朋友圈公开发表侮辱烈士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对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得到法院判决支持。霍某当庭表示不上诉,并当众宣读致歉信,对自己发表侮辱性言论的违法行为深感后悔。“2019年以来共立案英烈权益保护领域案件59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5件,用法律捍卫英烈尊严。”胡卫列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全国两会期间,有不少代表委员指出,损害公益问题涉及面广、危害大,希望检察机关拓展工作范围、加大工作力度。

为此,最高检认真研究,提出“积极、稳妥”开展“等”外探索,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等领域公益损害问题,积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慎重履职、担当作为。

“也有典型的案例。”胡卫列介绍了“等”外领域探索的案例:针对郑西高铁桥梁防洪安全隐患问题,郑州铁路检察机关依法向河南省三门峡市级人民政府发出跨行政区划检察建议,推动铁路安全司法保护常态化;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当地检察院针对一段时期骚扰电话泛滥甚至影响“120”等特种电话服务的问题,向通信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