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某县检察院督促交通管理部门履行违法超限超载行政处罚职责检察监督案
时间:2022-08-24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关键词】

超限超载行政处罚 类案监督 大数据检索 专项整治

【要旨】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行政机关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监管不到位,运用大数据检索,全面排查执法中的违法情况,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纠正。同时强化源头整治,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推动政府开展专项整治,堵塞监管漏洞,维护交通运输安全。

【线索发现】

浙江省某县检察院在办理陈某交通肇事案中发现,涉案货运车辆肇事前在同一年度内因超载被县交警大队作出过二次行政处罚,因车货总质量超限被县交通运输局作出过二次行政处罚,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警大队未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对运输车辆、驾驶人、货运企业、源头企业落实“一超四罚”监督治理措施,对货运车辆吊销车辆营运证。县交通运输局与交警大队在“治超”管理中还存在着信息不共享、不衔接、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行政执法时对当次违法行为都作出相应处罚,但对一年内多次违法行为却未依法进一步处罚,造成严重交通安全隐患。数据显示,类似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不加以及时纠正,执法监管漏洞将持续存在,严重威胁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有必要进行类案监督。

【数据赋能】

(一)数据收集 从以下不同途径收集数据:1.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违法超限运输公司、车辆及驾驶人信息);2.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道路交通违法信息);3.某县行政服务中心(运输公司车辆登记信息、《道路运输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信息)。

(二)数据分析步骤 以运输公司名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牌号、道路运输证、驾驶人、运输人员从业资格证、处罚时间等作为关键词,开展大数据检索。1.对违法超限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员信息进行筛选。第一步: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中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栏目,筛选某县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过的违法超限运输公司、车辆及驾驶人员信息;第二步:通过某县交警大队,调取同时段货运车辆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第三步:通过数据碰撞,汇总同时段内同一企业违法车辆总数、同一车辆、同一驾驶人违法次数。2.对违法次数的筛选。第一步:将违法车辆、驾驶人的违法时间,与《道路运输证》《运输人员从业资格证》核发一周年期限内的数据进行对比筛查;第二步:分析出一年时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和驾驶人。3.对企业违法车辆占比进行计算。第一步:通过某县行政服务中心,调取县道路运输企业车辆登记信息,信息内包含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办理时间;第二步:汇总各道路运输企业违法车辆信息总数;第三步:统计并汇总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总数和违法车辆总数;第四步:计算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数与本单位的货运车辆总数占比大于10%的道路运输企业。

【类案监督】

某县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碰撞,筛选涉超限超载行政处罚数据4000余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数据598辆,货物运输企业数据242家,并在浙江省检察院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建模,通过模型构建进行不同场景下的数据碰撞分析,发现一批行政违法线索。共筛查出触发吊销营运证条款的货车20辆、触发责令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条款的驾驶人23名、触发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道路运输运营许可证条款的企业12家,均未受到相应处罚,仍在从事货物运输工作。通过向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职,促进货运行业的健康发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某县检察院在制发检察建议的同时,深入分析“治超”监管中存在的法律法规有冲突导致执法标准不统一、处罚信息不对称导致执法合力未形成、法律适用不充分导致执法处罚浅表化、部门联动不通畅导致源头监管难到位、市场竞争压力大导致严格执法有顾虑等五个问题,以促进严格执法、消除信息隔绝、助力业态健康、保障生产安全、形成治理体系五项策略强化能动检察,形成书面工作专报报县政府。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全县“治超”专项整治会议,推动县域范围内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

[责任编辑: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