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5
检察机关聚焦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网络传播黄赌毒、少儿图书宣扬暴力内容等痛点难点问题,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2021年立案6633件,是2020年的4.2倍;2022年1月至9月立案7045件。
23.2万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2018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3.2万人,年均上升6.1%。2019年至2021年,遭受犯罪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从4.6万人上升至5.2万人,年均上升6.3%;其中,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被害人占56.5%。
2207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2018年12月,最高检专设未成年人检察职能部门,地方检察机关跟进落实,已有2207个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检察机构。
97%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治功能,2018年至2022年9月,附条件不起诉6.3万人,适用率由12.2%上升至36.6%;通过设置个性化附带条件并全程监督考察,提升精准帮教实效,超过97%的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走上正途。
16.9万
对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惩治,既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法治威严,也警示教育社会和相关责任主体。2018年至2022年9月,检察机关共起诉16.9万人;对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违反规定、拒不悔改的,依法起诉1877人。
2053
会同公安机关、妇联等推行“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检察官、警察、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同步介入,一次性完成证据收集、受害身体检查等工作,及时开展心理疏导,避免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人造成“次生伤害”。目前,全国已建成2053个“一站式”办案场所。
5亿
针对一些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专门出台检察政策,加强司法救助工作。2018年至2022年9月,救助未成年被害人3.4万人5亿余元,会同教育、民政等部门综合落实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助力重归快乐生活。
11万
针对校园安全问题,最高检2018年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4年来,检察机关携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没完没了”抓落实,积极参与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促推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性骚扰、防控校园欺凌等工作机制,协同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11万所,监督整改安全隐患1.5万个。
1000余万
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开展入职查询1000余万人次,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4400余人,让隐匿的“大灰狼”无所遁形。
5.7万
针对严重监护失职、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等,创新建立“督促监护令”制度,2021年至2022年9月制发5.7万余份,有力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3.9万
最高检会同教育部落实“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制发专门规定,全面推进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全国3.9万余名检察官在7.7万余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四级检察院检察长全覆盖。
3747
检察机关充分了解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一贯表现等情况,有针对性制定帮教方案,积极开展诉前观护帮教、不起诉跟踪帮教,用心用情感化挽救。2020年至2022年9月,共有3747名涉罪未成年人经检察机关携手各方帮教知错悔改,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24.9万
2018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24.9万人,年均上升8.3%;2022年1月至9月,受理审查起诉5.6万人,同比又上升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