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专访张军:依法能动履职 助推平安网络平安中国建设
时间:2022-03-08  作者:杨泽坤  来源:中国日报网
【字体: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张军两会期间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没有平安网络就没有平安中国,没有法治网络就没有法治中国。在打击网络犯罪过程中,检察机关始终将依法打击跨境犯罪集团作为办案重点,并加大对组织境内人员赴境外参加犯罪集团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力震慑了跨境集团犯罪。

当前,诈骗、贩毒、赌博、侵犯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具有非常明显的跨境特征,犯罪人员跨境流动、网络资源跨境使用、犯罪行为跨境实施。许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往往把犯罪窝点向境外转移,有目的性地实施跨境网络犯罪。因跨境和网络特征,使得此类犯罪隐蔽性强、涉及面广、查处难度大,成为治理难题,严重影响网络空间秩序、损害相关国家公民合法权益。

最高检去年会同公安部专门加强对重大跨境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集团案件的挂牌督办和指导办理,深入开展“断流”行动, 协同推进“断卡”行动,一体惩治境内为境外集团提供帮助支持的犯罪。2021年起诉偷越国(边)境犯罪2.3万余人,同比上升2.8倍。

张军强调,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打击跨境网络犯罪,亟需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2021年,最高检成立涉外法治工作专班,积极应对跨境网络犯罪等涉外犯罪,切实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最高检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专门就加强跨国(边)境协作打击犯罪作出规定。最高检还借助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金砖国家总检察长会议等平台,与各国就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开展沟通交流、增进共识,形成打击合力。

张军表示,随着工作力度加大,当前网络犯罪打击与空间治理难度也不断增加,跨境取证、追逃追赃、人员遣返、资产返还等方面还需不断加大协同力度。中国检察机关愿在既有合作框架内,为各国提供快捷、高效的支持与协助。

通过对检察机关办案情况分析显示,当前网络犯罪呈现以下态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位运行;地下黑灰产业为网络犯罪持续“输血供粮”;网络犯罪涉及日常生活诸多领域,投资理财、相亲交友、网络购物等都是高发区;网络犯罪的危害叠加升级,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权、人格权,并催生不良网络文化,尤其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近年来,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持续加大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助力净化网络空间。去年,检察机关同各政法机关,落实上下游犯罪全链条打击、境内外涉我网络犯罪一体化治理,共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28.2万人,同比上升98.5%, 张军表示。

同时,在办理相关案件中,检察机关积极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从严惩治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分子,以及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实施犯罪的人员。对于初犯、偶犯、被胁迫或者蒙骗沦为网络犯罪“工具人”的涉案人员,坚持依法从宽,以教育、挽救为主,教育引导其改过自新、重归社会。

坚持依法能动履职

推动网络空间诉源治理

张军指出,网络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助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必须结合个案、类案办理,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促进网络空间诉源治理。

近年来,检察机关更加注重以检察建议推动源头治理,以典型案例向全民释法普法、引领网络法治进步。如在办理2020年发生的“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及时推动该案件自诉转公诉,两名被告人均于2021年4月依法被判处刑罚。

最高检将该案纳入指导性案例及时发布,让更多群众知道网络诽谤他人具有特殊性,不只是侵犯个人权利,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将被公诉、定罪处罚,同时也为执法、司法机关确立参照样本。

“我们更加注重源头防范,积极稳妥探索办理个人信息、网络治理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个人信息保护法专设公益诉讼条款,我们及时把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公益诉讼办案重点,推动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张军说。

去年,检察机关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2000余件。最高检专门发布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涉及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人脸信息安全等群众普遍关注领域,促进完善监管、依法治理。此外,检察机关将密切关注网络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各项检察职能,与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线索移送和办案联动,更有力推动网络源头治理。

在办案实践中,由于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警惕性、防范意识不足,极易成为新型网络犯罪的“攻击重点”。最高检表示将坚持惩防并举、融入综合治理, 重点打击养老服务、养老地产、老年旅游、养生保健等领域的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从严惩处直播打赏、网络游戏等领域诈骗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些在校学生受利益诱惑,轻易上当受骗出售个人手机卡、银行卡为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甚至被发展成为收售“两卡”的职业卡商,从而陷入网络犯罪深渊。

惩治此类犯罪,最高检表示要特别注意准确甄别未成年人、在校大学生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挽救措施。

张军强调,检察机关要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充分运用检察建议、公益诉讼等职能,与各方面携手,促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运用网络、甄别风险等能力。同时,认真贯彻修订后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司法保护融入网络保护,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空间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问题高发多发领域的源头治理和风险防范,堵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漏洞。

[责任编辑: 王跃]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