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都挺好》|向往的生活并非唾手可得
时间:2022-06-06  作者: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字体:  

非法集资案件始终绕不开两个群体,老年人和大学毕业生。

轻信“高额回报”的集资参与者,多为老年人。也许只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他们赌上了毕生的积蓄,在本该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被迫走上艰辛的维权之路。

而卷入集资漩涡的公司业务员,则多为大学毕业生。一句鸡汤就可以燃起全部的斗志,他们满怀豪情奔向美好的明天,却一不小心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和频频中招的老年人相比,这群同样深陷泥沼的年轻人,显然还未获得社会足够的关注。

我们希望,在提醒大家远离非法集资的同时,也能为怀揣梦想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上好初入社会的第一课。


检察官提醒

如何识别非法集资陷阱?检察官根据办案实践,总结出了“四看一咨询”。

看资质

企业从事吸收投资等金融业务,须经过银监会、保监会或证监会等金融主管部门批准。工商部门不属于金融主管部门,只能核准颁发营业执照,企业有营业执照,并不代表能吸收投资。可通过登录银监会、保监会或证监会等金融主管部门网站,查询企业有无备案登记;也可查看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上有无登记特许经营范围,如果执照上只有理财咨询类等一般经营范围,则无权开展理财业务。

看收益率

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可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看企业推荐的产品收益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看合同

企业为吸引投资,常会口头承诺“保本”,但合同上则会写有类似“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己承担”的条款,遇到这类条款,请务必谨慎对待。

看媒体曝光情况

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媒体多会进行报道,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相关企业的违法犯罪记录,防止犯罪分子异地重犯。

向有关部门咨询

如果通过以上途径仍然无法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可向金融主管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等进行咨询,待了解详情后再作决定。

[责任编辑: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