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巨野:建成“四知苑”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时间:2022-07-19  作者:任翔 马云生  来源:山东省巨野县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字体:  

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着力打造“清廉山东”廉洁文化建设品牌,近日,山东省巨野县检察院注重弘扬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建成以“一石、一碑、一墙、一亭、一桥、一廊”为主要内容的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四知苑”。

“四知”来源于历史上“杨震却金”的典故: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石”意为“廉石”

相传汉末吴郡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填之(亦称之为“压舱石”)。至吴,弃石于娄门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后明弘治中巡按御史樊祉命名为“廉石”。巨野县检察院立石于“四知苑”门内,上书红色“廉”字,意指为官为政“廉”当头,为政者要执政为民,为官者要清正廉洁。

“一碑”即“杨震却金碑”

“杨震却金”的“四知”廉政故事今古相传,但流传保存至今的有关石碑却非常鲜见。此碑为巨野名儒陈彦升所撰,刻于清朝嘉庆十二年四月,该碑青石质,碑头双龙飘逸,四周花纹镶边,碑中间阳刻着“汉太尉伯起杨公却金处”10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四周小字简介昌邑县的起源及杨震却金的典故。巨野县检察院访得此碑,并以此为基础,筹建了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以作为对干警廉政教育之用。

“一墙”即“四知文化墙”

为弘扬“四知”精神,巨野县检察院特建“四知文化墙”,将这些对杨震生平事迹、暮夜却金故事书写的传诵诗词刻成石碑,以激励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四知”诗词碑刻中间嵌之以“梅兰竹菊荷枫松”七君子,意指要洁身自好、清廉为官。

“一亭”即“四知亭”

该亭取名来源于杨震却金时所说的“四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亭柱上联是“守纲纪、畏法度,慎独修身”,下联是“立功德、明荣辱,知行合一”。意指要坚守正直秉性,时刻牢记以清廉为本,以“四知”自省。

“一桥”即“清莲桥”

该桥与池内莲花、园内包公像、警钟共同构成清廉为官、秉公执法、警钟长鸣的意境。既得游园之趣,又可以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感受先贤的廉政精神,自觉接受廉政教育,守住廉洁底线,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司法行为。

“一廊”即“巨检文化长廊”

巨野县检察院将“实廉新和”巨检文化与廉洁文化建设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四知”的内涵,提升“四知苑”的品牌价值。“实”指对党和人民忠实、做人老实、办事踏实、工作扎实、待人诚实、作风严实、部署落实;“廉”指廉洁、廉正,身为检察官要守住清廉底线、公正底线,为人要识荣辱、知廉耻;“新”指司法理念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院容院貌焕然一新,革故鼎新、求实创新;“和”指和谐、和睦、平和,检察官执法办案要追求社会和谐,待人接物要谦逊平和,为人处世要和亲睦友,达到“周而不比 和而不同”“和合共生”。

(图片:李磊 常桂鑫)

[责任编辑: 王跃]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