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托克托:“几”字湾办案团队的四个“密码”
时间:2022-07-13  作者:沈静芳 贠亚丽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几”字湾办案团队的四个“密码”

内蒙古托克托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助推高质量发展

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对托克托段黄河水进行取样送检

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到古城墙查看文物保护情况

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对已办理的涉黄河案件进行回头看

检察官一边开展法治宣传一边向群众收集线索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位于黄河中上游分界处、黄河“几”字湾右上角,是黄河“几”字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6月的黄河托克托县段潮平两岸宽,一面是被繁茂的灌木牢牢锁住的库布齐沙漠,一面是绿意盎然的万里平畴。和往年一样,托克托县检察院检察官联合县河长办、黄河湿地管护中心工作人员穿梭其间,积极开展以“河湖长+检察长”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巡河活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院近年来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组建起检察长带头办案、分管检察长和员额检察官共同参与的公益诉讼“几”字湾办案团队。让我们循着检察官的步伐,从公益诉讼“足迹”出发,探寻“几”字湾的“四个密码”。

黄河

“几”字湾的“生态密码”

水源地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守护一方净水,既是水源地辐射地区居民的福音,也是托克托县检察院“几”字湾办案团队的期盼。

今年3月7日,“几”字湾办案团队在公益诉讼履职中发现,托克托县十四份村位于黄河中上游分界点的三道河扬水站,其堤坝取水口位置设置较低,而且取水口处未设置格栅,容易造成垃圾堵塞取水口问题,存在行洪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洪水,会导致大量土壤及养分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威胁周边村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办案检察官说。

“几”字湾办案团队到三道河扬水站进行现场调查,通过GPS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取水口的安全隐患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取证。经初查研判,托克托县检察院于3月9日对该案立案审查,3月11日向县应急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该局就涉案问题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本县其他取水口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类似情况及时处理,保障沿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月18日,县应急管理局书面回复该院,表示问题已经整改完毕。由于三道河扬水站虽地属托克托县,但划归土默特右旗双龙镇经营使用,案件办理过程中,“几”字湾办案团队多次与县应急管理局沟通协商,督促该局发函至土默特右旗防汛指挥部,两部门合力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土默特右旗防汛指挥部积极响应,组织人员采用编织袋填土的办法,消除了安全隐患。

4月15日,“几”字湾办案团队到实地进行“回头看”,发现涉案取水口处已经铺满装土的编织袋,顺利度过凌期。为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托克托县检察院以该案办理为契机,与土默特右旗检察院、包头市东河区检察院、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检察院积极联系,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黄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几”字湾办案团队以“携手清四乱,守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为切入点,发现并处理案件线索20余条,联合行政机关共同打击黄河“几”字湾周边存在的乱占、乱建、乱堆、乱采等行为,以“检察长+河长”制度优势助推形成治理优势,成效显著。

园区

“几”字湾的“经济密码”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几年前,由于厂区内煤场未封闭,造成大量粉尘扬起,严重污染当地空气。周边群众多次反映:“发电厂的粉尘飘得到处都是,我们吸进身体肯定有害健康,空气污染是个大问题。”

托克托县检察院“几”字湾办案团队问需于民,检察长带领办案团队多次到厂区周围调研,发现居民反映属实,空气中不仅漂浮着粉尘,还充斥着异味。“这样的空气质量怎么能让人民群众满意,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调研返回,该院立刻向上级院汇报请示,并组织开会研判。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强调,要早立案、早分析、早研究,以检察机关的“早作为”推动空气质量“早好转”。该案在立案次日即履行公告程序,“几”字湾办案团队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的司法理念,结合环境治理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手段督促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完善环保设施,进行煤场封闭改造。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投入4亿元完成了储煤场封闭改造一期工程,预计后期还将投入11亿元开展环保综合治理。煤场封闭改造取得良好效果后,“几”字湾办案团队以该案为突破口,对工业园区的其他企业逐个进行排查,制发检察建议9份,以更灵活、更多样的方式推动解决园区企业生产环节产生异味扰民的问题,在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环境状况。

办案团队检察官深入园区回访时,受访群众都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监督,让园区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了。”

古城

“几”字湾的“文化密码”

2000多年前,托克托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郡,是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出现的第一座封建城市。2013年,云中郡故城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几”字湾办案团队坚持“文保无小事”理念,始终将文物保护视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开展,组织办案小组定期对文保单位进行巡查,以法治力量规范、促进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托克托县河口镇龙王庙铸铁蟠龙旗杆,是同治元年榆次侯氏发起并出资、募资铸造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国仅存的几对铁制旗杆之一。在去年的一次巡查中,“几”字湾办案团队发现云中郡古城杂草丛生,周边没有设立文物安全公告牌,龙王庙蟠龙旗杆没有文物标识,周边存在随意设置垃圾倾倒点等问题。

该院党组对案件线索十分重视:“在文物周围倾倒垃圾是对文物的伤害,更是对宝贵历史遗产的不尊重。检察公益诉讼要把保护文物及文化遗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让软环境更软,让硬环境更硬。”

“几”字湾办案团队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沟通协商,达成合力保护文物的一致意见。随后,托克托县检察院就文物保护问题依法向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制发检察建议。托克托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迅速组织人员清理文物周边垃圾,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与管护,规范设立文物安全公告牌,并将整改情况介绍和现场照片一并回复检察院。

以该案为契机,托克托县检察院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建立起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几”字湾办案团队将县博物馆收藏的17件国家一级文物、县域内近百座古城遗址逐一登记造册,为其量身定制公益保护方案。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保护工作有了公益诉讼检察官团队的介入,可以说多了一支生力军,让我们对文物得到延续性保护、利用更有信心了。”

通过办理一系列涉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几”字湾办案团队为守护民族记忆、传承文化财富贡献了检察智慧。

基地

“几”字湾的“法治密码”

“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建立一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基地。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检察干警,我想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母亲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提供法治服务。这也是我们‘几’字湾办案团队的共同愿景。”采访中,托克托县检察院检察官田晓芳对记者说。

近年来,“几”字湾办案团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形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合一”的生态检察新模式。他们制定《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首府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多种措施做优做实做细黄河保护工作;与包头市东河区、土默特右旗、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三地检察院开展跨区域协作,完善黄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机制。

在办理涉林草案件中,“几”字湾办案团队督促相关企业及时缴纳植被恢复费2000余万元,实现异地补植复绿2000余亩,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黄河北岸的一片坡梁旱地上开辟了70亩行政执法林。以行政执法林为基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于2020年6月3日正式揭牌。该基地旨在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流域文化,宣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以及典型案例,展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历史、现状及成就。

“依托基地,我们联合多方力量构建起集生态司法保护、生态法治教育、生态理念宣传、生态文化推广于一体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合作平台。可以说,曾经的愿望都实现了。”田晓芳告诉记者。

“我们的密码还不止这些,还有以智辅谋,借助‘无人机’定期巡河;利用包含案源采集、智能推送、流程管理、办案指挥等子系统的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挖掘办案线索……所有这些密码,都是为了‘几’字湾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本报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贠亚丽)

[责任编辑: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