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专访童建明:依法能动履职,不断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时间:2022-03-08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字体:  

专访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

依法能动履职

不断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

2022年年初的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要求,检察机关要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什么是依法能动履职?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何在“依法”履职之外,还要特别强调“能动”履职?

3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以“依法能动履职,不断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主题接受人民网专访。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两会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做客人民网演播厅接受专访。

2021年6月,党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意见》对于检察工作有什么重大意义?检察机关是如何贯彻落实的?推进法律监督的效果如何?

童建明: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主要职责、基本任务,为新时代党的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党中央专门印发《意见》,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特别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意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进一步深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中央印发《意见》后,最高检党组和全体检察人员都倍受激励、倍受鼓舞,深刻感受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最高检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党中央《意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召开全系统会议进行部署,研究制定54项分工任务、222项具体落实举措。每两个月专题研究一次进展情况,重点解决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努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实。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向党委、政法委请示报告,推动将《意见》贯彻纳入本地党委工作大局。目前,各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都对贯彻落实《意见》作出批示或提出要求,已有20多个省(区、市)党委专门出台实施意见或工作措施,为检察履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各级检察机关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切实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各项监督办案数据和质效指标持续向好。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监督案件,同比分别上升58.6%、12.3%和23%;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9万件,同比上升12.3%。积极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全年不批捕、不起诉率分别为31.2%、16.6%,同比分别上升7.9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而公安机关对不捕不诉提请复议复核和受害方提出的申诉均同比下降。取得这样的良好效果,离不开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大力支持。比如,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印发意见,明确共同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这样就有助于实现对立案和侦查活动的实时、全面监督,从源头上防止侦查违法发生,侦、检的配合和制约也将更紧密、有效。我们加强与人民法院沟通协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广西等11个省份建立民事监督案件正卷、副卷一并调阅制度,促进了解案情更全面、检察监督更精准。在司法部支持下,我们持续深化监狱巡回检察,常态化开展省内、跨省交叉巡回检察,最高检直接组织对10所监狱开展巡回检察,6位大检察官带队,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00余个,有力促进了“高墙内的公平正义”。

贯彻《意见》是长期重大政治任务,事关党的检察事业稳健前行、长远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的形势任务,与时俱进推进《意见》落地落实,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推动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更优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今年初的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要求,检察机关要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请问什么是依法能动履职?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何在“依法”履职之外,还要特别强调“能动”履职?怎么做到“依法能动履职”?

童建明:依法能动履职,是检察履职理念和实践步步深入、持续深化的体现。近年来,最高检党组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化理解、充分运用国家法律制度,把监督办案持续做深做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依法履职、能动履职是内在辩证统一的,能动履职基本前提是依法履职,一切检察工作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依法履职更高追求是能动履职,也就是跟上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努力把工作往前推进一步,往深做实一分,引领法治、促进治理。

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和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能动履职通常有“三种形态”:

一是在“被动受理”中依法能动履职。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等案件,都是被动受理。公安机关未移送,人民群众未申诉,检察机关一般不能主动去找案子办。但被动受理不能简单理解为“消极履职”。当案件进入到检察环节,就应该以求极致的精神,努力实现办案最佳效果。比如,检察机关在办理控告申诉案件中,持续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就是自我加压、主动去做。

二是在“主动监督”中依法能动履职。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公益诉讼检察,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等,都要主动履职。比如,对判决裁定的监督,最高检党组提出抗诉不是越多越好,要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优先选择在司法理念方面有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抗诉一件就能促进解决司法理念、政策、导向的问题,发挥对类案的指导作用。

三是在“诉源治理”中依法能动履职。在前两种履职形态基础上,深入分析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推动“一案一事整改”向“一类问题治理”拓展,防范同类案件重复发生,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这就是最高检力推的诉源治理。比如,在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最高检党组明确提出“双赢多赢共赢”“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等办案理念,目的就是以最少司法资源,携手各方从源头解决损害公益问题,推进完善相关领域治理体系。又比如,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以检察建议推动源头治理。2018年以来,最高检先后围绕校园安全、司法公告送达、金融监管、窨井管理、虚假诉讼、网络整治、寄递安全等向有关部门发出第一至七号检察建议,都得到积极回应,共同推动系统治理。

主持人:近年来,最高检办理的很多案件,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大反响。请问,检察机关如何通过司法办案来引领社会法治意识的?

童建明:正如您的提问,司法办案对社会法治意识具有引领作用。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对司法机关,案例是便捷的业务指导、政策指引,有利于促进提升办案水平,提高司法规范化、公信力。对社会,鲜活的案件、典型的案例鲜明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维护合法权益,是最好的普法“教科书”,能够促进全社会树立一种意识、形成一种规则。近几年来,最高检高度重视通过司法办案、典型案例促进社会法治进步。

一是重视办好影响性案件。这类案件社会广泛关注,依法公正办理,其实就是在释法、普法,可以影响更多“围观”的人,促进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养成。比如,媒体披露“昆山反杀案”后,最高检及时指导办理,激活了“沉睡”的正当防卫刑法条款,引发全民大讨论。此后又陆续办理涞源反杀案、杭州盛春平案、丽江唐雪案等影响性防卫案件,从根本上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再比如,“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向社会释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让更多人知道网络侮辱他人不只是侵犯个人权利,而且危害社会秩序,网络行为也必须守法。

二是重视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实际上,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案值和影响可能都不大,但对当事人来讲就是“天大的事”。可以说,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政治、连着民心。比如,有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因为连续阴雨、工地停工,又不慎扭伤脚,没有生活来源,为充饥连续5天偷拿5次外卖盒饭,价值200余元。这个案件如果简单套用法条是可以定为盗窃罪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盗窃金额虽然不大,但是盗窃三次以上的,也可以构成犯罪。办案中,检察机关没有机械执行法律,而是综合考量事实和情节,依法不批准逮捕,还给了他1000元司法救助。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后,为其购置衣物和车票,帮助其返回老家。这样就体现了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对于类似这样的“小案”,最高检党组反复强调,要“如我在诉”、用心用情办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从细微处积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任、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三是重视案例的指导、引领作用。2018年,最高检成立新一届案例指导委员会,之后按年度制定计划,加大案例制发力度。到2021年底,共发布指导性案例25批102件、典型案例168批1206件。像“昆山反杀案”“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我们都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最高检还建立了检察案例库,已收录案例16万余件。除了发布个案案例,从2020年起,我们还每季度发布相关类案的发案特点、趋势,及时作出“检察预报”,以起到警示、预防犯罪、宣传法治的作用。

主持人:近年来,检察机关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去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两部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更重的法律监督职责。请问,从贯彻未成年人保护“两法”的角度,检察机关有哪些重点、亮点工作举措?

童建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明确了检察机关对涉及未成年人的诉讼活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工作等开展法律监督的职责。可以说,检察履职贯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始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抓落实:

一是坚持立足检察职能,努力做好双向保护。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中,既注重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权益,维护好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努力实现双向保护的平衡、协调。针对涉罪未成年人,我们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涉嫌较轻犯罪并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加大附条件不起诉力度,去年适用2万人,占办结未成年人案件总数的29.7%,连续两年大幅上升。当然,我们对那些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决不纵容,去年起诉3.5万人,同比上升6%。针对未成年被害人,认真落实“一站式”取证、出庭保护、司法救助等制度机制,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传递司法温暖。特别是,最高检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时都吸纳为法定制度。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共促落实,去年通过强制报告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657件,对未履行报告义务的追责459件;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749万人次、解聘2900余名有前科劣迹人员。这也让更多孩子免受伤害。

二是坚持“四大检察”联动,深化综合司法保护。考虑到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个案件,往往涉及多个法律关系,以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特殊性,2020年最高检部署对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实行统一集中办理,让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的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提升综合司法保护质效。比如,我们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涉罪未成年人文身现象突出,不仅易感染、难复原,而且长大以后就业受限,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许多家长也很无奈。针对这个问题,最高检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促进部门联动、系统治理,推动有关部门研究限制文身经营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举措,切实从法律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坚持司法保护与其他“五大保护”融合发力、形成合力。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更加注重以司法保护融入、助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形成“1+5>6”的合力。近年来我们持续落实针对校园安全向教育部发出的“一号检察建议”,去年专门部署了“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都是推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的重要牵引,最终目的是为了把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律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得到了各方面大力支持。比如,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支持我们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教育部与我们共同制定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共青团中央与我们共同开展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等,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整体合力。

主持人:最高检将今年确定为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有什么具体考虑?将采取哪些举措?

童建明:“质量建设年”是今年初召开的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全系统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以强作风、重落实、提效能为导向,推动检察政治建设、履职能力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做到做实战略前瞻、理念先进、办案精细、素能过硬、基础坚实、管理科学。具体而言,我们将围绕五个方面来抓实“质量建设年”。

一是以落实党中央《意见》统揽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意见》是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将以更强的责任担当、监督智慧,推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全面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职能作用。

二是以“检察大数据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最高检党组认为,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要找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要跟上、适应信息化大势,充分挖掘、用好大数据,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整体提质增效。最高检将更加注重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协作,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三是以抓实科学管理导引高质量发展。科学管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我们将持续加强“案”的管理和“人”的管理,深化运用“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推进“全员、全面、全时”考核,向科学管理要检察生产力、战斗力。

四是以建好建强基层检察院夯实高质量发展。去年我们从全国梳理出129个薄弱基层检察院,学习抓脱贫攻坚的韧劲和方法,实行定点帮扶、“靶向治疗”。最高检正在研究制定“脱薄”办法和标准,符合标准的“出列”,不符合标准要继续攻坚,同时确定新一批相对薄弱院,压茬推动基层院全面进步、整体提升。

五是以巩固深化教育整顿成果保障高质量发展。经过教育整顿的革命性锻造,过硬检察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教育整顿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将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切实加强融为一体的政治和业务建设,持续抓实严管就是厚爱,特别是持续狠抓“三个规定”落实,坚决刹住说情打招呼的歪风,努力打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过硬检察队伍。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童检察长为我们带来的分享,谢谢您。

[责任编辑: 王跃]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