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团队的暖心故事
时间:2021-02-18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编者按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七色花团队、福建省泉州市检察院刺桐花团队、重庆市检察院莎姐团队获评2020年度全国检察机关未检条线的优秀办案团队。他们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为了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而倾心尽力,帮助一个个孩子重展笑颜,也见证了未成年人社会大保护的不断发展。今天,本版特别策划,带读者走近他们。

“七色花”播撒关爱

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七色花团队合照

三年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未检部门成立七色花未检团队,以“播撒关爱、呵护未来”为理念,致力于通过机制创新推动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三年间,从最初的破茧而出到困知勉行,直至今天的硕果累累。

探索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机制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隐蔽性、私密性的特点,因而被害人的陈述十分重要。本是为了获取证据,但多个环节的反复询问,一再剥裂着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伤口。每次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看着那一张张懵懂畏惧的面孔和悲痛欲绝的父母,七色花团队都在反思,如何才能降低办案对孩子们带来的二次伤害。

经过不断探索,七色花团队在全国首创了“检医合作、检警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站。这个位于医院的保护站,布置得温馨舒服。只要辖区内发生相关案件,公安110指挥中心平台会同步将信息推送到团队。接下来,案件询问、身体检查、证据提取、医疗救助等工作,将一次性地在保护站完成。

一个幼儿园保安趁暂管女孩之际进行猥亵的案件,深深刺痛了团队成员的心。虽然犯罪分子得到了严惩,女孩也接受了专业的心理辅导,生活回归正轨,但这让团队意识到,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岗位一旦失守,会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

2019年,团队经过充分调研,建立了首个覆盖全国的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并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工作制度》,为鄞州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及主管行政部门提供查询服务,让有性侵害前科的人不能再接近孩子们。截至目前,鄞州区已对1万余名从业人员进行了信息普查,未发现异常。

创新监护侵害案件办理模式

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小罗(未成年人)的父母多次带他和妹妹乘坐三轮车,在乘车过程中强迫小罗跳车碰瓷,以骗取他人财物。至案发,小罗已先后6次被强迫从三轮车上摔下,每次跳车都导致他不同程度的受伤。

受理该案后,团队成员都极为痛心。她们实地调研小罗的生活、学习环境后发现,罗父是诈骗犯罪的主要策划者,其没有正规工作,经常无故打骂罗母和小罗,与小罗的亲子关系紧张,符合撤销监护人资格诉讼的适用情形。

当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撤销监护权的民事案件还是分开审理,存在办案周期长、救助不及时、保护不全面、管辖不一致等问题。为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团队探索监护侵害案件“刑民一体化”办案模式,由同一员额检察官承担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支持起诉等工作,将刑事案件和关联的支持撤销监护权的民事案件同一时间段移送至法院,由同一员额法官办理并同时开庭审理,同时确立了民政部门兜底原则。

最终,在作出刑事判决的同时,法院也作出了撤销罗父对小罗监护权的民事判决。

打造涉罪未成年人多元化帮教体系

未成年人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做到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的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实现“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这一目标。

秉持这一理念,2018年,团队开发“鄞州智慧未检”系统,吸纳专业的社会力量提供社会调查、心理疏导、法治教育、技能培训、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等服务支持,链接最优质、最专业的司法社工,为那些迷途孩子搭上“心桥”,打开“心门”。同年,联合辖区17家职能单位出台《关于推进鄞州区未成年人保护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起涵盖刑事、民事、行政、预防、救助等多层次保护的未成年人一体化网格化保护体系。

未成年人小杨独自居住在宁波,涉嫌盗窃被移送鄞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团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小杨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小杨虽然盗窃次数较多,但是涉案金额较小,到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他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设定了9个月的考察期。

为让小杨重新走上正轨,团队安排司法社工对他跟踪帮教,又帮助他在爱心企业找到了喜欢的工作。现在,小杨从沉默寡言重新变得活泼爱笑起来,还当上了“反扒志愿者”,参与了多场反扒知识的宣传活动。考察期结束后,该院对小杨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近年来,七色花团队探索了很多的创新机制,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没有终点,她们亦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用七色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蔡俊杰 通讯员胡婷婷)

笑容如刺桐花般绚烂

泉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刺桐花团队部分队员合照

“阿姨,我又进步了!”1月31日,远在重庆的小丽(化名)给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未检部门的吴检察官发来短信和一个笑脸表情包,分享她的喜悦。

“让孩子们在同一片法治蓝天下健康成长,笑容如盛开的刺桐花般绚烂,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与希望。”泉州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刺桐花团队负责人洪藜莹说,为了这个目标,全体队员一直在努力。

泉州市检察机关刺桐花团队成立于2017年,包括泉州市两级院未检部门人员共52人,平均年龄33岁,各基层院作为刺桐花团队的分队,按照市院的部署、调配,统一或独立开展相应工作。

“未”爱守护 跨越时空

小丽的父母在晋江打工,她被性侵后,一度中断了学业。如何让小丽走出心理困境?团队在办案中开展救助需求评估,为小丽安排心理疏导和免费医疗。“我想回重庆老家读书,想考大学。”在了解小丽强烈的求学意愿之后,团队全面调查小丽的成长环境、亲属关系、监护条件,继而跨省联动展开复学帮扶行动。

2020年6月,在晋江市检察官的护送下,小丽踏上了回乡路。经两地检察官奔走,小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且,晋江市检察院为她申请了相关救助,定期发放救济金。现在,小丽有心里话,都要向检察官倾诉一番。

对孩子们有情有爱,融入了团队每个队员的血脉。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团队以“无接触”方式彰显特殊时期的责任担当。在南安市,检察院对考察期满的小美(化名),通过视频连线宣读不起诉决定书;在石狮市,检察院通过远程办公系统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及时批准逮捕……

“团队的背后,两级院领导是坚强的后盾。”洪藜莹说,泉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傅建飞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倾力支持团队做细做优未检工作。

“未”爱凝聚 联盟护航

“四个兄弟姐妹,年龄介于3岁至9岁之间,而他们的父亲因触犯法律受到了惩处,母亲暂无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极其窘困,怎么办?”一起刑事案件中的难题,摆在了泉州市丰泽区检察院刺桐花团队检察官面前。

“想办法协调解决。”请示领导后,该院检察官深入走访调查,撰写综合救助建议。在区委政法委支持下,召开包括公安、民政等15个部门在内的“丰泽区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专题会议,针对4个孩子入户、就学等多个问题进行研究,形成7条救助措施,并落实后续协作。

“保护未成年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洪藜莹说,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形成了“保护性办案、修复性救助、社会化帮教、多元化普法”的泉州未检工作模式,全省推广。而且,泉州市检察院报请市委政法委牵头12家具有未成年人保护职责的单位会签文件,成立了市县两级共12个“未成年人保护联盟”。

2019年,泉州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出台《教育行业从业申请人违法犯罪记录信息前置查询制度(试行)》后,“未成年人保护联盟”迅速做好衔接准备工作。2020年以来,共查询63批次53577人,建议不予录用或开除相关记录人员58人。

联盟建设以来,当地受害未成年人自主报案比例大幅提升近3倍。2020年,由“泉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提出的“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项目,被列入泉州市委、市政府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已全部完成。作为项目的共同建设者,刺桐花团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未”爱监督 特别关注

在办理由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拖某等9人涉嫌拐卖儿童罪、张某等4人涉嫌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一案中,团队发现公安机关在侦破该案后,因各种原因11名被拐儿童仍寄养在原收买人家中。

“我们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市院领导和省院未检部门,协调泉州市公安、民政、财政等部门共同发力,对11名被拐儿童进行妥善安置和收养,让孩子们在新的家庭中开始新的生活。”办案检察官介绍说。2019年3月,针对该案出现的被解救儿童安置难题,福建省检察院与省公安厅、省民政厅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妥善安置打拐解救儿童的意见(试行)》。

“我们由传统的刑事检察监督向综合性的法律监督拓展,由个体保护向涉众的不特定多数未成年人保护推进,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对有可能伤害未成年人利益的行为给予‘特别关注’,努力成为‘儿童权利监察官’。”洪藜莹举例说,石狮市检察院率先成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室;惠安县检察院联合妇联成立“护童观察员”队伍,解决困境儿童遭受侵害发现难、发现晚等难题;永春县检察院牵头联合公安局等单位及22个乡镇,会签《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社区)”工作办法》……

在刺桐花团队这面旗帜下,泉州未检工作犹如刺桐花一样红红火火,书写着光荣与梦想。团队两次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获评2020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两名成员、三个案例登上电视节目《守护明天》舞台;制作的《儿童防拐秘籍》等四本画册,入选“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系列丛书。

(本报记者张仁平 通讯员肖赣 王慧蓉)

“莎姐”守护“少年的你”

莎姐团队负责人、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八部主任陈萍主讲院坝法治课

推动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续7年整体下降。率先建立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平台,查询各级拟招入及在职教职员工47.6万余人。联合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妇联等八部门会签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公安机关根据报告线索立案14人……

这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八部(下称“检察八部”)探索新路径、践行新发展的努力和追求。近年来,他们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推动全市莎姐队伍创新发展,莎姐工作三次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两次登上央视“焦点访谈”,其经验做法被最高检规范性文件推广。

一体化办案,由点带面推动社会治理

“作为唯一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机关,检察干警要做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守门员’。”在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洪梅看来,检察八部始终秉承着这一理念,依托一体化办案,全面践行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

2019年5月,随着重庆市第一中级法院改判某被告每月支付800元抚养费,检察八部成功办理了一体化“试点”以来该市首例未成年人抚养费家事审判监督案件。

据杨洪梅介绍,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检察八部指导全市未检部门办理监护侵害、监护缺失案件116件126人,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监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活动监督309件。

在协助公益诉讼部门办理56件公益诉讼案件基础上,2020年4月,他们率先启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独立指导全市检察机关立案公益诉讼案件8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7件,推动对近1万家侵害众多未成年人权益违法违规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解决299个社会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

针对黑恶势力向未成年人进一步渗透的情况,他们开展专题调研,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总结网吧、宾馆、KTV等娱乐场所存在青少年结伙作案等现实情况,及时向重庆市公安局、市教委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市公安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场监管局、市教委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处置614条有害网络信息,查处违法经营网吧69家,取缔“黑网吧”及违规网吧20家,劝返失学辍学学生1569人,构建了校园内外立体防控机制,阻断黑恶势力向未成年人渗透。该做法被最高检评选为全国检察机关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

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好“一号检察建议”

“莎姐,期末考试我是全班第1名。”2021年1月28日,小陈向莎姐检察官们分享了这份喜悦。

2019年,在外省打工的16岁的小陈遭遇性侵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在莎姐团队的跨省协助和积极协调下,小陈不仅顺利回到重庆,监护、就学、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救助问题也得以解决,她因而逐步走出阴霾。

照亮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隐秘角落,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无处遁形,是莎姐团队的孜孜追求。2019年7月,在团队的不断探索和协调下,重庆市检察院会同市教委在建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基础上,出台《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暂行办法》,开发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平台。

“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平台为我们校园构建起了防火墙,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校省心。”重庆市教委法规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平台上线运行后,已查询47.6万余人,督促各区县教委对违法人员作党纪、行政处分或撤销教师资格。通过入职查询,有三名涉毒涉暴前科人员被“挡”在了校园之外。

紧盯薄弱急需,倾力打造莎姐品牌

2020年5月7日,重庆市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中小学生开学复课。检察八部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三个不同层级精心录制的三期视频法治课同步上线。

“法治教育最需要、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莎姐’大普法最应该深入的地方。”据检察八部主任陈萍介绍,疫情期间,莎姐法治教育课依然按时陪在孩子们的身边,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事例告诉学生们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等事项。战“疫”云课堂在全市中小学播放推广,至今已覆盖2829所学校和300多万名师生,点击下载量超过10万人次。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犯罪和受侵害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要将普法的足迹进一步延伸。”陈萍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检察八部带领全市干警开展莎姐进校园2100余场、进社区380余场、进乡村100余场等,让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上。

作为莎姐品牌领头人,检察八部致力于提升新时代莎姐工作内涵,推动司法办案、帮教矫治和法治宣传一体化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吸纳1500余名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公益律师、爱心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加入莎姐志愿者队伍。面对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治的难题,联合明天公益基金会搭建平台,启动“青春再出发”公益项目,聚集了41家社工组织,为全市39个检察院办理的935件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报记者李立峰 通讯员唐焕然)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