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莎姐”老品牌引领未检新发展
时间:2019-08-15  作者:吴晓锋 战海峰  来源:法制日报
【字体:  

延伸监护触角救助一站完成壮大志愿队伍

“莎姐”老品牌引领重庆未检新发展

近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打造的教职员工入职前涉罪信息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经查询有性侵害犯罪记录的,一律不得建立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

作为全国检察机关首个省级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平台,这是重庆市检察机关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2018年“一号建议”的又一次主动作为。查询平台一经推出就赢得全国范围的广泛赞誉。

记者了解到,以“莎姐”品牌为引领,2018年以来,不论是落实最高检“一号建议”,还是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集中统一办理试点,获誉无数的重庆未检工作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瞄准困境儿童权益 加强涉未检察监督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留守、困境儿童多,且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亲情关爱缺乏问题。重庆市检察院以留守、困境儿童民事权益保护为重点,开展民行、刑执检察一体化试点工作。

三峡库区留守儿童程某的父母自2013年外出打工后一直未归且未支付生活费,抚养她的祖父母年老体衰,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

万州区人民检察院知悉后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积极支持老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二被告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同时承担医疗费和教育费。

试点以来,重庆检察机关明确把侵害留守儿童等弱势人群合法权益作为支持起诉范围,确定把通过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和家事审判监督,为留守、困境儿童追索抚养费,变更抚养权,维护其合法权益作为试点工作重点。

在王某拐卖两名亲生子女的刑事案件中,永川区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民事监督,建议并支持民政局起诉剥夺王某的监护权,联合公安等部门对两个孩进行解救和妥善安置。

剥夺或撤销监护权确定新的监护人后,为帮助未成年人解决生活、学习上的一系列问题,重庆检察机关确定了观察处理延伸期,随时跟踪了解监护人履行监护权情况。

涪陵区人民检察院从一起交通肇事案中发现,被害人3名未成年女儿无人监护,最终通过大量实地走访,支持起诉确定孩子的姑妈作为监护人,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每月每人1000元的救助金政策。

检察官持续跟踪3名未成年人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亲属有私分其父112万元赔偿款的情况,立即介入处理,及时向法院发函请求暂停财产分配。最终通过设立检察官监督专用账户,建立检察机关对财产使用的跟踪监督机制,有效保障了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与此同时,重庆检察机关找准留守、困境儿童生活学习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加强对侵害众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问题的监督。比如,针对农村非法营运车违规载学生上学和营运车辆超载问题,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整治“黑校车”保障出行安全专项监督。

设一站式救助中心 询问取证综合施救

6月20日,渝北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妇幼保健院共同打造的渝北区未成年人一站式救助中心正式成立。区内凡系强奸、强制猥亵等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案件的被害人,均为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的范围。

“受表达能力、认知程度及心理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未成年被害人尤其是遭受性侵害者,在侦查阶段的陈述大多模糊不清。加上有些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且案件无痕迹物证,一些被害人往往需要多次接受询问,回忆被侵害细节,造成心灵二次伤害。”渝北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建立救助中心旨在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保护,降低伤害,缓和、修复被害人身体和心理创伤,实现对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取证和综合救助。

渝北区未成年人一站式救助中心由维权工作区、身体检查区和康复治疗区组成,具备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温馨环境及私密空间,让被害人获得充分的安全感,配备同步录音录像、电脑、打印机、身体检查等设备,一站式完成询问取证、身体检查、心理疏导、康复治疗等工作,尽量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

“建立救助中心仅仅是第一步。”这名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建立对未成年被害人全方位立体化长效性的救助体系,渝北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妇幼保健院还联合制定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工作办法》。

早在2018年4月,渝北区检察院就挂牌成立重庆市首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综合的司法保护。未成年人一站式救助中心的成立,是渝北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性侵害预防和保护工作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

不仅渝北区,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与重庆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平顶山院区、区公安分局联合打造的“莎姐青少年维权岗·重庆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平顶山院区工作站”也于今年启用。

10岁女孩盈盈(化名)疑遭男子猥亵。报案当晚,民警带她来到“莎姐青少年维权岗·重庆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平顶山院区工作站”,借助免挂号绿色通道,医院第一时间指派妇科医生对盈盈进行身体检查,提取生物样本、制作病历、进行伤情拍照。

“相较传统办案模式,一站式保护救助更加及时、有效、全面,有望突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取证难、起诉难、修复难问题。”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检察七部主任曹忠鲁说。

扩大志愿队伍 始终紧盯问题

“莎姐”是重庆三级检察院持续7年打造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目前已聚合416名检察官和1058名志愿者,每年进校园、进社区讲授500堂法治课,深受孩子们喜爱。重庆检察机关依托“莎姐”品牌,聚拢社会各界人士,维护留守、困境儿童权益。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38个区县的96名中小学老师收到一份特殊礼物——“远离伤害,防范性侵”讲课稿和PPT课件。

通过分析学校性侵害案件,重庆检察机关发现,虽然之前也开展过对老师的法治培训,但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鲜活性,教职员工法治意识和学生自护意识亟待提高。

为此,重庆市教委与重庆市检察院达成共识,在市检察院设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在校教师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培训一批法治教师。

2018年12月13日和18日,重庆市教委先后组织两批190多名教育系统干部和各大中小学校老师走进市检察院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真实案例接受灵魂洗礼。96名老师当场申请加入“莎姐”团队,成为防性侵志愿者。

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八部副主任方维介绍说,去年“莎姐”到一所乡村学校上完防性侵法治课后,一名男生向派出所举报学校保安有猥亵女同学的行为,经查证属实,这名保安已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目前,重庆已组建由心理咨询师、老师、司法社工、爱心人士等组成的1058名“莎姐”志愿者队伍。

“之所以多年来那么鲜活、接地气,是因为‘莎姐’始终在寻找时代最需要的问题。未成年人有什么新困惑,‘莎姐’就有什么新思考、新作为,这是不容易的。”长期关注重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吴晓锋 战海峰)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