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主动作为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2-08-05  作者:蒋长顺 侯婷婷 胡春林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办好身边“小案”守住百姓的心

湖北宜都:主动作为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宜都市检察院对一起拟不起诉刑事案件进行公开听证

检察官到当事人家里走访调查

乐某和吴某因邻里纠纷引发争执,双方各执一词,积怨较深,为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湖北省宜都市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释法说理、公开调解、检察听证等方式,使乐某、吴某对自己不理智的行为感到惭愧,乐某当场道歉并自愿认罪认罚,吴某表示谅解,两人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今年4月,该院依法对乐某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邻里间矛盾纠纷之类的‘小案’常见多发,占我院办理案件总量的80%以上。每一起案件对当事人而言都是天大的事,用心用情办好,才能守住民心。”宜都市检察院检察长易爱江谈到“小案”办理时颇为感慨。

“小案”不简办

让法治理念浸润人心

“小区的树就这么被砍了,你们管不管……”2021年4月,某小区业主多次到社区和街道办事处信访。到底谁来管、怎么管?这个难题交给了宜都市检察院。

办案检察官走访调查后发现,该小区业委会主任陈某在未征求业主意见、未申请物业介入,也没有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对小区绿化景观树木进行砍伐。经评估,被砍伐的64棵树木价值20余万元。

由于机构改革,当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划分不清,该院决定就此案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市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代表等参加听证。

在听证会上,办案检察官简要介绍了基本案情,并提出需要听证解决的事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就关注的问题分别作了说明,听证员结合法律规定及砍伐小区绿化景观树木的事实向当事人提问,并讨论形成听证意见。通过检察听证,厘清了各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相关责任主体对未经批准私自砍伐小区树木的违法行为人陈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同时责令其赔偿公益损害损失,修复小区受损的生态环境。

“违法行为人心服口服,行政主管部门补位履职,业主拍手称快。”参加听证的听证员表示,该案的办理,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和法结,以最小的司法投入实现了最佳办案效果,值得点赞。

据了解,为了通过身边“小案”传播法治理念,宜都市检察院持续加大公开审查、检察听证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社会面的效果。2021年以来,该院针对民生案件组织开展公开审查、检察听证42次。

“小案”精心办

让检察善意抵达人心

“他们太欺负人了,凭什么不让我过!”张某、陈某圣夫妇二人在自家门前设置障碍欲阻拦邻居陈某出行,陈某因此与张某、陈某圣发生口角,进而双方持铁锹、木棍互殴,3人均不同程度受伤。这是宜都市检察院办理的发生在邻里间的一起“小案”。办案检察官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因琐事积怨已久,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介入调解无果。当事人心结未解,后又为诉讼所累,双方邻里关系陷入僵局。

审结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核心。如何修复破碎的邻里关系,成为检察官的工作重点。该院受案后,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为70岁以上老人,且陈某无经济赔偿能力,直接起诉并不能有效化解双方矛盾纠纷,甚至有可能加剧矛盾形成世仇,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不稳定因素。检察官决定将化解矛盾的关口前移,多次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双方子女谈心,与派出所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商议解决方案,并召开现场调解会,有针对性地向双方当事人进行情绪疏导和释法说理。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检察官耐心释法说理,两家人都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消融了多年的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该案以刑事和解结案。积怨12年的老邻居重归于好。

办案中,宜都市检察院落细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聚焦涉案纠纷,强化诉前矛盾化解,助力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以来,该院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引领下,不批准逮捕16件47人,不起诉68件97人。

“小案”快速办

为民办实事不打折扣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路不断拓宽。然而,原本竖在道路两旁的电线杆随着道路的拓宽,成了杵在道路中间的“拦路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宜都市检察院发现问题后,迅速开展农村道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并实地走访调查全市乡镇公路情况。同时,该院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尽责。电线杆涉及多家单位,协调难度大。该院积极与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和当地乡镇政府沟通,协调电线杆迁移事宜。相关单位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及时整改落实。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下,仅一周便完成了电线杆迁移及路面恢复工作,真正实现了为民办实事不打折扣。

“小案”连着民心,件件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宜都市检察院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精准用力、主动作为,打通了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院督促相关部门整治农村道路20余公里,消除道路中间的电线杆、地锚拉线等安全隐患20余处。

(本报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侯婷婷 胡春林)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