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游”出三文鱼
山西沁水:综合履职保护沁河流域生态
8月7日,沁水县检察院干警在三文鱼养殖基地开展调研,面对面了解该企业法治需求,“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难题。
本报讯(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 通讯员张新星 周博)“多亏了检察机关的帮助,让我们的三文鱼游出山西、游向省外的底气更足了。”近日,山西省沁水县检察院举行“检察护企”座谈会,在张峰村经营三文鱼养殖基地的胡进富由衷地表示。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张峰村,有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三文鱼养殖基地,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下,该基地已逐步形成集养殖、加工、冷链运输为一体的三文鱼产业链,年贡献产量达到800吨。
对生存环境要求特别高的三文鱼,又是如何在大山深处养出来的?“我们养三文鱼的水域属于沁河流域,这里的水质清澈、富氧,水温适宜,养殖条件特别难得。”胡进富告诉记者,沁河流域水生态如此之好,离不开背后的“忠诚守护者”——沁水县检察院。
今年3月,沁水县检察院干警在履职中发现,位于沁河沿岸的郑庄镇、端氏镇河道内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仅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安全和沁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对三文鱼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3月25日,该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3月26日,该院与涉案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磋商,明确责任范围,商讨整改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复,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不仅如此,该院持续开展“河湖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同相关行政部门合力推动解决了一批沁河管理保护难题,持续守护着三文鱼的家。“只有护好生态,才能让一条条活泼的小精灵富了农家、兴了乡村。”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杨晋波表示。
此外,为尽快帮助三文鱼养殖基地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沁水县检察院联合县知识产权局,对申报工作的政策要求、技术标准、流程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还对申请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和企业需求多次答疑解惑。目前,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