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
刘太宗
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 |
核心提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集中展示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检察机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新愿景,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
-
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
最高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1条内容,明确新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级检察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开展综合履职。加强经验总结,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检察办案指引和办案意见,规范办案程序,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
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万人
检察机关加强刑事保护,2022年全年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万人。加大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力度,共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937件,同比上升72.2%。最高检办结案件数量同比增加近五成,提起抗诉的“蒙娜丽莎”商标行政纠纷案,法院再审改判,解决了长达10年的商标争议,也促进了商标授权确权中相关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
-
聚焦国家创新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努力做到四个“聚焦”,积极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突出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侵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犯罪,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激发技术创新活力。近两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220多人。加强诉讼环节商业秘密保护,根据权利人申请或者案件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二次泄密。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执法司法标准统一
最高检会同最高法研究起草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相关法律适用标准,主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积极参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修订,提出意见建议。会同中宣部、最高法、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同堂培训,来自全国办案一线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商标、版权领域行政执法骨干一起参训,加强沟通交流。各地检察机关也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同堂培训,促进执法司法标准统一。
-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是指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专业办案团队强化综合司法保护,也是检察机关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而开展的工作机制创新。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需要把握好实现机构职能的深度融合、不断夯实知识产权业务基础、构建多层次辅助办案体系、创新符合知识产权特点的办案模式等四个方面工作。
-
深入开展惩治知识产权领域恶意诉讼专项工作
近年来,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检察机关通过办案注意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存在恶意诉讼的情况。2022年7月,最高检专门印发方案,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工作。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批量维权、权利滥用行为以及虚假诉讼行为等开展监督,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中涉嫌犯罪线索的移送,积极参与对恶意注册、囤积商标等突出问题的行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