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举行“深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助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新闻发布会

2月14日,最高检举行“深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助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三十三批指导性案例,介绍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最高检第三十三批指导性案例四大特点

    最高检第三十三批指导性案例主要特点:一是体现了全面监督理念;二是体现了监督方式由“办事”向“办案”转变理念;三是突出了能动履职的理念;四是体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
  • 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纠正脱管7727人

    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以核查纠正社区矫正对象漏管脱管工作为重点。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纠正脱管7727人,纠正漏管5855人,监督有关机关办理收监执行案件共2894人。
  • 检察机关从三方面做好社区矫正监督工作

    2021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在开展违规违法“减假暂”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力度。

最高检举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加强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新闻发布会

2月21日,最高检举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加强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介绍检察机关加强人格权刑事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检察机关致力于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的三个特点

    检察机关致力于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力求“无死角”保护;二是积极“能动”保护;三是持续“动态”保护。
  • 最高检督办指导各类侵犯人格权犯罪案件30余件

    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侵犯人格权犯罪案件,最高检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督办、跟踪指导,针对不同案件特点,依法灵活把握政策与法律运用,严把案件质量标准,督办指导案件30余件。
  • 最高检将不断加强对人格权的保护

    最高检将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加强对人格权的保护:强化检察履职,依法惩处侵犯人格权犯罪;强化规范指引,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强化案例指导,选编发布典型案例。

最高检举行“深化司法民主建设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闻发布会

2月24日,最高检举行“深化司法民主建设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闻发布会,介绍检察机关深化司法民主建设、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情况,发布检察机关深化司法民主建设、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典型案例,以及《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 加强平台建设 为检务公开插上“科技翅膀”

    2019年以来,人民检察院网上信访系统2.0和“检访通”信访服务系统先后上线运行,打通了网上服务与网下办理之间的通道。全国检察机关律师网上阅卷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律师阅卷由“最多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
  •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就10.5万件案件组织召开了听证会

    202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按照“应听证尽听证”要求,全面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听证工作,增强司法民主透明。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就10.5万件案件组织召开了听证会。
  • 最高检突破性地探索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

    最高检党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工作:全面落实和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全国部署人民监督员工作专项活动;全力指导各地人民监督员工作。

最高检举行“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 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新闻发布会

3月1日,最高检举行“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 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和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 2021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565件14020人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590件7835人;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565件14020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99件;受理涉知识产权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538件。
  • 21条务实举措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四个方面提出21条务实举措。
  • 检察机关将聚焦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侵犯商业秘密案件

    检察机关将聚焦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及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加大对采用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以及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高检举行“办案全覆盖 持续‘回头看’——2021公益诉讼检察”新闻发布会

3月3日,最高检举行“办案全覆盖 持续‘回头看’——2021公益诉讼检察”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发布公益诉讼“回头看”跟进监督典型案例,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2021年检察机关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6.9万件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6.9万件,同比上升12.3%。其中,民事立案2万件,占立案总数的12%;行政立案14.9万件,占立案总数的88%。
  • 检察公益诉讼在法定办案领域形成“4+5”格局

    2021年,检察公益诉讼在法定办案领域上形成了“4+5”格局,即4个诉讼法明确列举的领域和5个单行法授权的领域。
  • “回头看”嵌入公益诉讼常规办案流程

    2021年,检察机关把“回头看”嵌入公益诉讼常规办案流程,从诉前程序到提起诉讼再到裁判执行持续跟进,确保每个环节都求极致、每起案件都有实效,并对已办结重点案件一定时期整改的巩固情况,再次抽样“回头看”。

最高检举行“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

3月7日,最高检举行“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三十五批指导性案例,介绍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2021年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立案6633件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立案6633件,是2020年的4.2倍,是2018、2019两年总和的3.3倍。其中,办理食品药品安全等传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957件,占比29.5%;办理新类型公益诉讼案件4676件,占比70.5%。
  • 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对接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中的司法需求,加强与公安、法院、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合力开展涉未成年人公共利益重点领域治理。
  • 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开展四项工作

    检察机关一直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网络犯罪;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网络犯罪未成年人;积极推动网络领域未成年人公益保护;主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法治和安全教育。

最高检举行“携手落实‘两法’ 共护祖国未来”新闻发布会

5月25日,最高检举行“携手落实‘两法’ 共护祖国未来”新闻发布会,通报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实施一年来,检察机关以能动履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情况,发布“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典型案例,通报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2021年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起公诉60553人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起公诉60553人,同比上升5.69%,其中对性侵犯罪提起公诉27851人。最高检对30起性侵未成年人重大敏感案件挂牌督导。
  • “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 3.9万名检察官法治副校长齐努力

    抓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已从2018年的1796人增至2021年的3.9万名,实现全国四级检察院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 最高检部署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改革成效明显

    最高检部署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交由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统一集中办理。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取得明显成效,呈现有序、创新、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召开“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 依法维护国家水安全”新闻发布会

6月9日,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召开“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 依法维护国家水安全”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通报加强水行政执法、推动水法治建设情况,发布10件涉水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 “河(湖)长+检察长”机制在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最高检高度重视水利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特别是探索推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各级检察机关和水利部门密切配合,在协力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检察机关同水利部门始终高度关注大江大河

    检察机关同水利部门始终高度关注大江大河,特别是长江、黄河在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关注并着力解决行洪安全问题;始终关注并着力解决岸线保护问题;始终关注并着力解决水生态破坏问题。
  • 公益诉讼检察刚柔并济服务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法治保障作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展现公益诉讼检察“刚性”,震慑犯罪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体现公益诉讼检察“柔性”,助力企业依法良性经营。

最高检举行“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

6月24日,最高检举行“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毒品犯罪有关情况,发布以打击新型毒品犯罪为主题的最高检第三十七批指导性案例,通报检察机关惩治新型毒品犯罪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新型毒品的4类危害

    新型毒品的4类危害:一是新型毒品对身体机能损害大;二是新型毒品有很强的成瘾性;三是新型毒品衍生犯罪危害大;四是新型毒品迷惑性强。
  • 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新型毒品犯罪16万多人

    2019年至2022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新型毒品犯罪16万多人,其中,起诉涉甲基苯丙胺等毒品犯罪15万余人;起诉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1.8万人。
  • 检察机关坚持对新型毒品犯罪“零容忍”

    对于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检察机关将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对这类犯罪“零容忍”;增强工作合力,着重加强新型毒品问题巡查和预警监测,加强司法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统一执法司法标准;确保办案质量,提升履职能力,推进综合治理。

最高检举行“深化军地检察协作 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

7月29日,最高检举行“深化军地检察协作 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通报军地检察机关加强协作、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情况,发布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 25个基层军事检察院与驻地省级检察院建立协作机制

    各级军地检察机关积极适应军事司法体制调整改革,主动加强调查研究,联合推动军地检察机关在沟通、交流、配合等方面协作机制的细化、实化。据统计,25个基层军事检察院均与驻地省级检察院建立了协作机制。
  • 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涉军类刑事案件661件1026人

    2021年至2022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涉军类刑事案件661件1026人,其中,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193件235人,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135件259人,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138件267人。
  • 对危害国防利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案件依法优先办理

    对危害国防利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案件,各地检察机关坚持重拳出击,探索建立专门办案组或专人办理制度,做到依法快速受理、快速移送,确保依法优先办理、优先审结。

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中国证监会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为资本市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新闻发布会

9月9日,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中国证监会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为资本市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新闻发布会,发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典型案例,介绍各部门依法惩治证券犯罪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5个典型案例覆盖当前证券犯罪的主要类型

    发布的5个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典型案例涉及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操纵证券市场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内幕交易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证券犯罪,涵盖了资本市场常见多发犯罪和近年增多的新型犯罪。
  • 2021年至2022年6月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证券犯罪376人

    2021年至2022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证券犯罪376人。其中,今年1-6月起诉147人,同比上升93.4%。办理了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重点领域案件,形成打击证券犯罪的高压态势。
  • 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成立一年来围绕四方面开展工作

    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成立一年来,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办理一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重大案件;加强执法司法协作,联合公安部、中国证监会开展打击证券犯罪专项行动;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推动专业化队伍建设。

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四十一批指导性案例

9月22日,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四十一批指导性案例,通报万峰湖专案主要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最高检首次采用“一批次一案例”的形式发布指导性案例

    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是最高检直接办理的第一起公益诉讼案件,经最高检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9月22日作为指导性案例正式发布,是第一次采用“一批次一案例”的形式发布。
  • 万峰湖专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

    四级检察机关从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法治轨道上实现立案模式、办案模式和结案追求的创新,更是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供路径和经验。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0.2万件

    自2017年7月1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8月31日,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0.2万件,其中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案件35.3万件,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占比超过50%。

最高检举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新闻发布会

11月9日,最高检举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情况,发布第二批检察机关惩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转入常态化阶段

    2022年4月,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部署开展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检与11个成员单位共同奋战,历经半年时间,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已转入常态化阶段。
  •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养老诈骗犯罪7594人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养老诈骗犯罪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涉及养老产业的1292人,提供所谓“养老服务”的561人,投资所谓“养老项目”的470人,销售所谓“养老产品”的423人。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关键仍是预防

    专项行动中,各地检察机关始终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诈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打击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