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时间:2022-12-11  作者:吴贻伙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本报合肥12月10日电(记者吴贻伙)正值《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之际,12月9日,安徽省检察院对外发布了8件该省检察机关办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这也是安徽省检察院首次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集中发布此类典型案例。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协同推进安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展示检察机关经验做法,安徽省检察院特遴选发布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引导各地检察机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持续深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的独特效用。

据介绍,该批8件典型案例包括5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民事公益诉讼(含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保护对象既涉及扬子鳄、长江江豚、穿山甲、青檀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也包括底栖“红虫”“一枝黄花”等影响自然界动植物食物链构成的物种,涵盖森林、湿地、河湖等多种自然生态系统,所涉生态要素多、保护范围广、治理成效好,生动体现了安徽省检察机关守护“皖”美自然的生态检察实践。

安徽省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以此次发布为契机,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的生态检察保障。

[责任编辑: 吴越 刘钊颖 王跃]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