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基层行丨江西井冈山:用更高质效的检察履职守护红色热土
时间:2023-08-06  作者:李春薇 刘荣松 欧阳璐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字体:  

向星星之火指引的方向前行

江西井冈山:用更高质效的检察履职守护红色热土


井冈山八角楼上,历经90余载,那盏每当夜幕降临便会亮起的清油灯还在。前来瞻仰的人见此情景,便能忆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革命历程。

八角楼上的灯光照亮的不仅是中国革命道路,还有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初心与理想信仰。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早已被扎根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井冈山检察人融入血脉,他们如何传承发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又如何在传承中建新功?带着这些问题,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的背景下,记者走进了井冈山市检察院寻找答案。

重传承:对话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在井冈山,红色精神是这座城市的鲜明印记。

“井冈山检察人都有重走‘挑粮小道’的经历。”该院副检察长许爱华告诉记者,当年朱德与当地军民一道,冲破层层封锁,将粮食挑上了根据地,挺过断粮危机,保存下革命火种。重走“挑粮小道”,让检察干警沉浸式体验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真切体会“革命理想高于天”,领悟“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井冈山精神之魂。

在革命老区的检察人,抬头,可见星星之火的指引;低头,便是脚踏实地地前进。

“不能因为时代久远,就让年轻一辈逐渐淡忘了井冈山精神。”谈及党建工作,井冈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彭军海介绍。多年来,该院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上下足了功夫,对青年检察干警更是从思想上、行动上引导他们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奋斗者。

今年5月,在井冈山市委举办的“吉先锋·青年说”宣讲赛上,井冈山市检察院派出的“燎原青年先锋队”干警分享了一桩司法救助案件。揪心的开头,暖心的结局,检察干警用心用情帮助被害人一家解决急难愁盼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作为井冈山市检察院的亮点党建品牌,“燎原青年先锋队”每周都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党建活动,读原著学经典,交流办案心得、举办青年论坛等。在这里,35岁以下的青年检察干警是“先锋队”的主力军。

红色精神力量,同样融进了检察业务。井冈山市检察院将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融合,形成“党建+未检”等特色品牌,连续30余年获评“先进党支部”,同时,以党建带队建,鼓励年轻干警立足办案加强英烈保护研究,传承革命精神……2020年,该院一跃成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做实事:脚踏实地,守护英雄本色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有一份写于1931年的入党誓词,结尾那句“永不叛党”,讲述着长眠在这片热土上的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不能让英魂无家可归!

2021年6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后,井冈山市检察院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开展散葬烈士墓保护工作。

直至今日,从检30多年的井冈山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员额检察官谢晓刚仍记得,自己找到第一座散葬烈士墓时激动又沉重的心情。

夏季的井冈山时而天气炎热,时而又会突然来一场大雨。谢晓刚和专项行动小组的同事们在柏露乡村干部的指引下,走了几小时的山路,终于找到了“龙春寿烈士墓”。墓碑被杂草和青苔包裹着,上面的字迹已经看不清了,他用手将青苔和灰尘一点点擦去……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谢晓刚和同事们一起走访了十几个乡镇,探寻摸排了百余处地点。“烈士牺牲时大多只有20多岁,没有后人扫墓,有的烈士墓碑就是一块砖,没有归宿,我们觉得非常愧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晓刚眼含泪光。

“有的散葬烈士墓在比较偏远的山上,没有上山的路,得先清理杂草树枝,过河的时候大家手拉手,先扔石头探路再踩着石头过河……”参与这项工作的公益诉讼检察官对这段翻山越岭、摸石过河的日子都印象深刻。

经过井冈山市检察院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走访摸排,专项行动小组共发现了23座烈士墓,其中14座散葬烈士墓存在墓体灭失、破损,墓碑字迹不清晰、无标识现象。2021年9月18日,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依法履职,维护革命烈士的荣誉和尊严。

2021年12月28日上午,在井冈山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23座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安葬入园仪式在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2021年12月28日,在井冈山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举行了庄严的迁葬入园仪式,23座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安葬至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近百年后,烈士英魂得以告慰、安息。

“在办理涉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形成保护红色资源合力。”井冈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小明告诉记者。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井冈山市检察院就在有序推进红色革命遗迹守护工作。“近几年,我们通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地走访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等110处,发出25份诉前检察建议。”井冈山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谢清芬告诉记者,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整改修复,“不管是革命遗迹保护,还是散葬烈士墓的找寻都在继续,红色资源的守护没有终点。”

暖民心:主动作为,让人民更有幸福感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考察时说的八个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人民”二字。

“践行人民至上、做实为民检察永无止境。”新一届最高检党组强调。

今年3月,井冈山市检察院办理的古某香等5人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检和全国妇联联合发布的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

2021年12月15日,一次交通事故让光明乡的古某香失去了丈夫,儿子也因不能接受父亲的离去选择轻生,原本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该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魏敏和同事走访后了解到,肇事司机家庭贫困,无力赔付。以务农为生的古某香不仅要独自抚养3名子女,还要赡养85岁高龄的婆婆,家庭条件十分困难。该院对其进行了司法救助。

“在最困难的时候,司法救助拉了我们一把。”古某香的大嫂说。“司法救助是‘雪中送炭’。”光明乡党委副书记郭玉婷告诉记者,古某香一家的生活已经回到正轨。

案件办结了,守护仍在继续。“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将她家读高中的孩子纳入‘春蕾计划’给予相应的学习和生活补助,还联系教育部门对家中未成年子女落实帮扶政策,减免学杂费等。”魏敏告诉记者,该院加强与市妇联沟通协作,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多元综合帮扶。

民者,万世之本也。在井冈山检察人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一个个案件做实做细做到人民心坎里,以高质效办案回应群众呼声。

在和群众紧密连接的井冈山,该院控申检察工作多年来保持先进——2021年获“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连续三届获“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该院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公众满意政法单位”和“全省公众满意模范政法单位”……

“检察院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里!”全国人大代表、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致富带头人左香云这样评价。他曾亲历检察机关对另一起交通肇事案当事人谢某妹的救助,并对此印象深刻。了解了古某香的案件后,他说:“检察院帮助老百姓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高质效办案带来的公平正义,还有党和国家的真切关怀。”

新探索:更新理念,实现高质效办案

“从住建局调取已通过消防验收的住宅小区信息,结合消防救援大队关于小区火灾原因分析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碰撞……”井冈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刘冬冬正在讲解如何运用该院自主研发的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开展“消防设施安全”专项监督工作。

“数字检察是提升办案质效的有力支撑。”最高检新一届党组强调,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必须做实数据治理、聚合、管理、应用,让数据“开口说话”。

当下,“数字检察”这项新工作正在革命老区如火如荼运行中。

“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已经投入办案中。”刘冬冬告诉记者,聚焦公共安全关键领域收集数据5398条,通过数据比对发现8个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已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整改。

革命老区的新变化,不只有“数字革命”助推检察工作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还有守护绿水青山的新举措。

在吉安市检察院的带领下,井冈山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探索出一条“检察+碳汇”的修复机制。“探索推行林业碳汇方式履行赔偿责任,能及时修复受损森林碳库,还拓宽了侵权人替代性生态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井冈山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晓兵介绍。

2022年1月,在井冈山市检察院和该市林业局的共同牵头下,井冈山异地生态修复基地建立,近50亩被自然破坏的林场已经种植了泓森槐,实现了“检察+碳汇”修复。

“这种异地修复方式可以实现灵活修复,达到总体平衡的生态效果。”井冈山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刘祥凤解释道,外地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遇到无法修复或是无法原地修复的情况,就可以通过异地补植复绿方式进行替代性生态修复。

跟随着谢清芬等检察官一起到生态修复基地“回头看”时,记者见到了长势良好的泓森槐,已有一人多高。

黄洋界下,阳光在一条蜿蜒小路的尽头洒下光明。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砥砺着新时代检察人走好前方奋进路。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本报记者李春薇 通讯员刘荣松 欧阳璐)

(视频:翟焜 韩甜 龙泳祺)

[责任编辑: 刘钊颖 张子璇 于春贺]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