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石拐区:“小专项”激活生态检察“快进键”
时间:2018-11-14  作者:沈静芳 高顺华 李亚琴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高顺华 李亚琴)“我们老百姓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是环境治理的功劳啊!”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居民王某深有感触地说。2017年,石拐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标率78.31%;2018年前10个月,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标率上升到85.6%。该区区委书记陈建忠表示:“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为石拐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贡献。”

石拐区是蒙古语“喜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然而几年前,这座以煤炭、陶瓷原料基地闻名的塞外小城却因为过度开采而“伤痕累累”:山体植被被破坏,河流遭到污染。

石拐区检察院坚持生态立区理念,结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以“小专项”激活生态检察的“快进键”,盘活生态建设“满盘棋”。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先后开展生态治理小专项10个,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7件,立案44件。

该院的“小专项”总是因时而动、因事而动。今年4月,护林员在巡查时发现,贾某以录制的叫声为诱饵下套猎捕石鸡子(学名雉鸡)。森林公安侦查人员在其家中搜出活体和死体石鸡子共计26只。案发后,该院检察官敏锐地发现,随着生态的恢复,不少违法分子以捕猎野生动物作为发财的门路。于是联手森林公安开展了“保护野生动物”小专项活动,发现并立案非法狩猎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件。同时,该院会同多家单位开展“保护大青山,检察公益在行动”专项活动,立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1件。随着日前天气转凉,该院又会同环保局开展了燃煤锅炉专项整治监督活动,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份,确保了区内非法燃煤锅炉全部被拆除。

该院还积极探索“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的生态检察立体化工作模式,与石拐区农牧林水局联合建成千亩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调动多部门力量,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向好发展。

“我们与检察机关建立了有效的工作衔接机制,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石拐区环保局局长祁永旺表示。今年以来,该院牵头与19家行政机关联合签发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衔接中有关行政处罚案件备案监督办法,与部分行政机关联合出台了《加强协作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等。多项举措使得行政机关报送备案案件达到520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9件。

“接过检察机关颁发的聘书,就肩负了一份责任和重托。”9月4日,石拐区第一批公益诉讼志愿者正式上岗,王二云是22位志愿者中的一位。这些公益诉讼志愿者,既是公益诉讼工作的宣传员,又是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收集员。

该院还延伸检察触角,依托五当召镇检察室建立巡回工作制度。定期到环境资源集中和生态环境犯罪多发的乡镇苏木地区进行巡回走访,收集问题线索。并建立河长办联络室,落实水资源保护要求。官网、“公益快车”、12309检察服务中心,随处可见公益诉讼宣传。主动作为,主动发声,各项举措有效扩大了公益诉讼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生态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

“小专项”叠加促成大成效。该院检察长马丽艳表示,今后,该院将继续开展“保护大青山、保护天然林”“补植复绿”等一系列“小专项”活动,创新推进“生态检察”品牌的创建。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