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种监督齐发力行政公益诉讼“福建样本”
时间:2018-03-11  作者:张仁平 王斌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连江县检察院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40多人参加旁听

闽南师范大学学生代表参观以全国模范检察官、漳州市检察院副主任法医师刘龙清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福建省晋江市非公经济领域法治教育基地

本报讯(记者张仁平 通讯员王斌)福建是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省份之一。试点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22件,其中诉前程序1134件,提起公益诉讼90件,已判决的81件全部胜诉。

开展公益诉讼,从试点到全面推行,福建检察机关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加强对工作经验和规律的梳理,形成检察建议、圆桌会议、提起诉讼和跟进监督相互衔接、逐级推进,逐步探索行政公益诉讼四种法律监督情形,初步形成了行政公益诉讼“福建样本”。

第一种监督情形: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直击问题症结,增强行政机关纠正行政违法行为的主动性

【典型案例】

福建省检察院针对《药品经营许可证》已过期失效但未注销问题,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检察建议,引发该职能机构全面清查,迅速梳理历年来有效期届满未换证的药品经营企业109家,对其《药品经营许可证》予以通告注销,并进一步规范核发的许可证注销管理制度。这是全国食品药品领域第一个由省级检察院向省级药监部门发出的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亮点解读】

运用检察建议通过诉前程序推动侵害公益问题的解决,是公益诉讼制度价值的重要体现。福建省院在全国率先制定公益诉讼若干程序规定,规范检察建议制发程序和内容,跟踪监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通过抓专题专项,增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用好检察建议,已成为解决行政违法问题的常态化监督手段。福建省检察机关通过诉前检察建议,行政机关主动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比例达82%,督促挽回国有财产损失价值近7亿元。

第二种监督情形:圆桌会议

诉前圆桌会议落实“枫桥经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新格局

【典型案例】

福州市长乐区检察院在办理槐镇政府对垃圾堆放场污染环境行为不依法履行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中,通过诉前圆桌会议,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与会,或为解决问题开“绿色通道”,或进行技术性指导,或对促进依法履职共同监督,最终督促镇政府在17天内清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4000多吨,该案被《人民日报》评选为《2017,感受法治的温度》全国检察机关的唯一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亮点解读】

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是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后,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职责而跟进监督过程中的机制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往往涉及多部门,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福建省检察机关借鉴“枫桥经验”,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探索诉前圆桌会议,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和组织共同参与公益保护的积极性,将保护公益问题解决在基层,提高司法效率,减少司法成本,形成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以及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凝聚保护公益的共识和合力。这一做法得到最高检的充分肯定。

第三种监督情形:提起公益诉讼

提起公益诉讼敢于啃硬骨头,突出办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有影响的案件,增强公益保护效果

【典型案例】

福建省清流县检察院在办理刘文胜涉嫌污染环境罪不起诉一案中,发现该县环境保护局未对扣押的电子废料及焚烧现场进行无害化处置,也未对刘文胜作出行政处罚。《检察建议书》发出后,该局未落实。2015年12月21日,清流县检察院对县环境保护局不依法履行职责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该案是全国首批起诉、第二起判决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最高检第八批指导性案例。

【亮点解读】

提起诉讼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环节,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保护公益的刚性手段,也是检察机关重要的法定职责。公益诉讼案件复杂敏感,社会高度关注,要用好诉讼这一监督方式,既要慎用,又要敢用。要把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有影响的案件上,加强对严重侵害公益行为的监督。福建检察机关探索实施“三级四审”机制,既确保了所诉案件质量,又敢于啃硬骨头,办理了一批党委、人大、政府肯定、社会各界比较满意的有影响、有成效的公益诉讼案件。试点以来,全省共提起行政公益诉讼83件,已判决75件全部胜诉。

第四种监督情形:跟进监督

跟进监督注重效果转化,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机关监察纠错机制有效衔接

【典型案例】

清流县院诉县环保局不依法履职案胜诉后,省院针对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问题向省政府作专题报告,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文要求省环保厅对环境违法行为开展专项督察。在随即开展的专项清理中,环保部门共办理涉及危废案件195起,取得良好效果。此外,福建省院注重办案成果运用,在全国率先对试点过程中发现的行政违法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形成《行政违法情况分析报告——以我省行政公益诉讼为样本》,并呈报省委省政府,省委书记于伟国,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洪祥等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

【亮点解读】

福建检察机关牢牢把握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没有简单“就案办案”,而是将提起诉讼与跟进监督相结合,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机关监察纠错机制有效衔接,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在履职过程中,检察机关注重监督效果延伸,通过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以点带面督促行政机关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提升监督效果。同时,积极探索研究将从行政公益诉讼中发现的有关行政人员违法违纪线索移送纪检监察部门的衔接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检察长寄语

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 霍敏

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加强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就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来提高监督实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要积极探索实践专门领域检察工作,进一步做精做细,做出新的亮点。生态检察要持续完善和落实“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模式,使山更清水更秀天更蓝。涉台检察要深化对台司法互助,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公益诉讼工作要牢牢把握公益核心,增强公益保护效果。未成年人检察要彰显司法人文关怀,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对实践成果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打造检察品牌,把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推向全国。

[责任编辑: 李瑾]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