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采风]明星,就在身边
时间:2018-01-27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岁末年终,评先争优正当时。细数一年来的辛勤付出,他们正是榜样。

明星,就在身边

平民偶像

【浙江:龙泉市人民检察院】

  浙江省“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两学一做”知识竞赛第二名、浙江省首届未检业务竞赛能手、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丽水最美公务员……刚刚结束的浙江省龙泉市检察院2017年度年终考核,该院公诉部主任林晶的这些荣誉,让全院干警给出一个“服”字。

  “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合乎情理,更合乎法理!”初见林晶,是在丽水电视台的一号演播厅,偌大的舞台,检察官、律师在全市首届电视检律控辩赛上激烈对决,明艳的她从容淡定,以专业的法律素养、高超的辩论技巧应对自如,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同事打趣道:“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还要靠才华!”巴掌脸、柳叶眉、小蛮腰,与之相对应的,是林晶医学、法学的双专业背景,是7年公诉席上指控犯罪义正辞严,办理了500余件公诉案件无一错案的光辉战绩。

  在龙泉市检察院,林晶是出了名的“工作狂”。2017年她在办理公安部督办的“6·15”电信诈骗案中,公安机关移送案卷是用麻袋装过来的。面对复杂的案情和40名涉案人员,她反复审查侦查卷宗32卷,撰写审查报告3万多字,光起诉书就打印了178份。在办理下樟村集体贪污窝案中,怀孕38周的她在近13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面对阵容庞大的辩护团队,沉着冷静对证据进行缜密分析,8名被告人当庭认罪服法,充分的以法释理让在场原本情绪激动的家属和村民也对判决结果表示信服,展现了优秀公诉人风采。庭审结束后,林晶双腿浮肿第一次被人抱着走下了公诉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命运从不辜负努力的人,所以我们看到了才貌双全、圈粉无数的“平民偶像”林晶。林晶总是笑意盈盈地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想要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就一定离不开‘认真踏实’4个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收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林晶,就像那一树灿烂的桃花,在龙泉这座小城,在龙检这个小院,兀自绽放,摇曳生姿,续写着“平民偶像”的动人故事。

  (本报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舒月)

敏感精灵

【湖南:长沙县人民检察院】

  1月16日,湖南省长沙县检察院2017年度检察绩效考核优秀人员评选名单新鲜出炉,该院公诉科员额检察官唐双燕榜上有名。

  2011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她通过公开招录考试进入长沙县检察院,被安排在公诉科工作。6年多来,她的青春与胸前的检徽紧紧连在一起,一直坚守在公诉岗位辛勤耕耘,好学上进的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法学硕士学位。经过长时间的磨砺、积累、沉淀,这个“85后”公诉人茁壮成长了起来,无论面对狡猾的犯罪嫌疑人,还是善辩的律师,都能沉着冷静地应战,展现了一名公诉人应有的优良素养。

  “双燕像个‘敏感的精灵’,对案件有着海燕一样敏锐的洞察力,再棘手的案件在她手中也会寻找到突破口。”这是该院公诉科同事对唐双燕的评价。

  “我很享受夜深人静时对着一件件难案抽丝剥茧的过程,让人内心觉得充实。”在办理王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时,根据证据相互印证原则,审理工作因为没有其他具体证据一度陷入僵局。王某利用担任银行客户经理的职务便利,帮人轻松通过办理信用卡的审批手续,因办卡人的恶意透支造成银行损失数百万元。在侦查阶段,王某多次供称收受他人财物50万余元,但记不清每一次的细节。

  为此,唐双燕反复审查案卷,并制作了一套详细的补证方案。她从银行调取了一份办卡明细表,根据办卡时间帮助犯罪嫌疑人回忆收受贿赂的具体情况。经过数十次审讯、反复核实,王某共回忆起17笔收受贿赂的犯罪事实。最后王某被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公诉人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还要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火眼金睛,更要有一种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就这样,唐双燕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公诉人对法律的信仰。

  (本报记者张吟丰 通讯员张琴)

法治的眼光

【福建:晋江市人民检察院】

  “这周末任务——全科人员都去看新上映的电影,不能不看!”周五临近下班,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金融科负责人罗明芳又给全科干警安排了一项“工作”。

  是的,没错,周末“工作”——看电影!

  见过逼大家加班去追剧看电影的领导吗?大概没有吧,同事们都说,这真是个“甜蜜的负担”,因为罗科长又要求大家写“观后感”了。

  《看〈人民的名义〉,辨非法集资陷阱》《扒一扒企业不良资产形成之“五花八门”》……这些贴近热点、妙趣横生的微信普法作品,就是这么来的。

  罗明芳是一个将办案融入生活的女检察官。她以法治的眼光观察社会,又从办案中发现社会治理中的漏洞,警醒公众。她利用单位微信公众号上《芳芳说法》栏目,推出系列普法作品,面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及时进行犯罪风险提示,增强民众识别骗局、判断风险的能力。

  2017年4月,一条校园贷乱象新闻在网上流传,罗明芳看到后,无比揪心,立即就该情况开展调研。2017年5月,她带领金融检察科干警走进华侨大学,举办防范“校园贷”风险专题讲座,向在校大学生分发300余份普法宣传单,提醒大学生警惕校园贷陷阱,并就“校园贷”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举办专题访谈,节目播出3天内点击率破万。

  2017年4月,罗明芳担任金融检察科负责人。晋江市检察院金融检察科是全省第一个基层金融检察专业办案机构。零基础,等着她开疆拓土。上任后,她致力于从专业化角度逐步建章立制,架设机构体系,打造金融检察的晋江模式。这一年,她获得福建“五四奖章”,前不久,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

  “我们要保持对法律职业的敬畏,对社会公正的向往,对自身能力的反思,我们就是最好的检察人!”罗明芳说。

  (本报记者张仁平 通讯员林翠霞)

再战一次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

  “恭喜以下选手荣获2017年度武汉市十佳优秀公诉人……”2017年11月底,历时3个多月的武汉市优秀公诉人大赛落下帷幕,在公布结果的那一刻,武汉市江岸区检察院的参赛选手姚怡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内心百感交集。

  作为一名有着6年工作经验的公诉人,姚怡参加过两次公诉人大赛,但均没有成功,所以当她看到2017年武汉市公诉人大赛通知时,心情既忐忑又兴奋。备赛时的艰辛历历在目,失利时的挫败记忆犹新,但她对“十佳公诉人”的追求却从未停止,“无论如何,我都要再战一次!”姚怡再一次接受了挑战。

  复习备考期间,每天照顾宝宝睡觉后,姚怡开始“挑灯夜战”。“公诉人比赛考察的是对法律法规的熟练记忆、对法律监督的熟练运用、对公诉流程的烂熟于心、对刑法理论的深刻理解,对案件细节的精准把握、对证据材料的逻辑分析,但越复习却越觉得自己离‘十佳公诉人’的标准相差甚远。”对她来说,这场比赛就是一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较量。

  在业务答辩的前一天晚上,无论是身经百战的老公诉人,还是初出茅庐的新公诉人,每个人都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装满了参赛资料和法律书籍。让姚怡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的业务答辩她失利了。此时的她备受打击,“莫非这次又要铩羽而归?”心灰意冷之下,她无心看书,躺在床上翻看手机。“不要过分肯定自己,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一篇人物专访里的这句话如电光火石一般让她醍醐灌顶,姚怡迅速调整了心态,斗志昂扬地复习至深夜。

  经过开庭评比、业务答辩和笔试环节后,姚怡进入了前二十强,拿到了决赛入场券。比赛时间很快就要临近,她不得不与时间赛跑,赛前的几天夜里,她回到家时看着宝宝熟睡的小脸,内心满是愧疚,“唯有拿下一座奖杯,才是对家人无私支持的最好回报。”

  决赛赛场上,和对方辩手展开激烈辩论的姚怡观点鲜明、言之有据、逻辑清晰,充分展现了公诉人的智慧和口才,最终,她捧得了“十佳”奖杯。

  “比赛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自己的一次蜕变,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姚怡说。

  (本报记者周晶晶 通讯员郝硕)

快乐制胜

【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检察院】

  “雪姐,您看这篇稿件用这个思路写行吗?”“雪姐,您看这篇总结还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办公室赵雪巍与案管中心程元元前后脚踏进法律政策研究室的门,看见对方后打趣道“又来找雪姐改稿了”。

  她们口中的“雪姐”正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瑞雪。作为该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她承担了组织理论研究、编发检察信息、撰写人大报告及各种工作经验等文字材料工作。由于文字功底深厚,各科室要写什么稿件、总结都要来请“雪姐”指导一番。

  “以前我们院检察工作亮点很多,但总是总结不到位、宣传不及时,‘只开花不结果’。”该院政治处主任李昆铭为此与她商量着筹备自己的信息员队伍。“还得你帮忙培训新人,锻炼他们文字能力。”王瑞雪一口答应下来。队伍成立后,她的工作更多了,组织信息员培训,帮助信息员校稿改稿,常常是一个信息员刚走出办公室下一个又来了。

  王瑞雪从没怨言,“这可不是累,能借着工作机会多跟年轻人交流,我倒觉得很受用。”“雪姐一直是笑呵呵的,就算熬夜赶材料也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同办公室的王乐乐说,“雪姐让我懂得了,笑对工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

  她的“快乐制胜法”无论工作多重、压力多大都未曾改变,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政研室曾只有她一个人,全院的文字材料工作都压在她身上,她却扛了下来。“那两年是难了些,我这文字功底都是那时候磨出来的。”问她那两年写了多少材料,是不是现在都不愿回首,“那些可都是宝藏,现在写材料还能在里面找到借鉴呢。”王瑞雪依旧笑呵呵地说道。

(本报记者闫佳楠 通讯员刘梓诺)

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重庆:永川区人民检察院】

 

  “我只是偶然碰到他,怎么成了贩毒呢?你们肯定认错人了!”“你们说我贩毒,要拿出证据来,不然就是冤枉我!”……这是审查一起贩卖毒品案中,面对检察官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周某的辩解。

  侦查证据材料显示,涉嫌贩毒人员周某与买毒人员见面后,先将装有零散毒品的小包丢于路边草丛中,收取现金后再让买毒人员自己在草丛中捡拾毒品,贩毒手段隐蔽。周某到案后,一直拒不认罪。

  周某的辩解是否属实?该案是否存在疑点?承办此案的重庆市永川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郭凯决定,认真审查全案材料,做到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郭凯调来了现场监控录像,发现录像较模糊,而周某的动作瞬间完成,难以辨识,他便以慢动作回放,一帧一帧画面反复查看。终于,他发现一处细节:在交易时,周某有一个倾向性动作。从周某的动作看可以确定是有明显的、意识支配下的、明确指向的动作,能够作为其贩毒的证据使用。经过讯问,结合入情入理的法治教育,周某最终承认了罪行,第一次作了有罪供述。

  该案起诉后,郭凯考虑到周某有翻供的可能,便在开庭前制作了详细的出庭预案。开庭时,面对周某翻供,郭凯立即根据预案对周某进行庭讯。最终,周某面对周密的证据体系,再次认罪服法。判决后,周某未上诉。

  熟悉郭凯的人都说,他在办案时,骨子里有一股较真劲儿。正是因为这股劲儿,让他顺利办理不少疑难案件,也摘取了许多殊荣。2016年,他获评“重庆市检察机关公诉标兵”;2017年被永川区检察院表彰为“首届检察业务之星”。

  (本报记者李立峰 通讯员李柏阳)

[责任编辑: 刘淑娟]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