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微电影:呈现美丽与复杂的世界
时间:2014-02-28  作者:龙平川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刚刚过去的2013年很火的电影是什么?在众多的答案中,媒体评论人、本报“绿海副刊”作者之一的柏图这样表达他特别的答案:《超人:钢铁之躯》?《天机:富春山居图》?不,都不是!是一部只有8分钟的名叫《前进!达瓦里希》的微电影。 

  “收视率,票房,这两个词之外,最近几年还有一个描述热捧的词:网络热播。”剧作家、影评人横舟说,其实电影自诞生之日就是微电影,比如一部黑白默片,只是一列火车从屏幕上开过,把观众吓得纷纷起身逃跑。“不过那时候不叫微电影,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网络时代影像作品的自由创作与传播,是微电影成长的土壤。如今,随着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微电影展播活动开展,这个特别而广泛的领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一位参加展播的创作者谈到这次评奖的心情时说:“惶恐而期待。”也许这两个词,恰恰准确地描述了我们踏入这个领域时心绪的复杂。 

  “我们的微电影” 

  展播的所有作品几乎全部立足于真实的基础: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2月25日,横舟观看了全部获奖作品,并且有的还看了不止一遍,甚至个别细节被反复观看和点评。“真实案例有时候会比虚构更加触动人心”。他观影之后评论。 

  “新鲜与震撼”,这是中央戏剧学院电视剧教研室主任曲士飞观看这次微电影展播之后的评价。曲士飞承认很多作品也许没有那么专业,拍摄和表演方式也许比较生涩。“但是过了两三天,给自己脑子留下印象的,是那些没法编织的、表现方式最真实的作品。”如此看来,这次参加展播的《我的“儿子”我的“妈”》获得最佳导演奖就是情理中的事。作品有一种娓娓道来、细腻而真实的魅力。如果旁白再精致一些,完全可以跨出系统之外成为微电影中的上上之选。 

  曲士飞对作品表达了充分的理解:“既要写好的故事,构思和创作中又要承载工作主题,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最不容易的。”他认为检察官的自编、自导、自演,虽然不专业,但演职员却有一种可贵的直觉,这恰恰是专业人所缺乏的,“台词的呈现更是外人很难编造出来的”。 

  “微电影本身就是平民化制作与专业人士制作两大部分,而且起始阶段就是业余者的微电影活动带动专业人士踏入这一领域的。”横舟对非专业化的微电影生产做了专业的解读。业余制作是网友自发的劳动,生活体验之后的激情创造;专业化制作是电影人参与其中,包括微电影广告。他主张专业艺术化的微电影还是最好由专业人士来做,因为专业微电影毕竟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但是他也承认,平民化与精英化是未来微电影的两个方向。 

  微电影可能带来的影响力甚至震撼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也是此次微电影展播直接的动力与背景。柏图在评说《前进!达瓦里希》的时候说:较之于影片本身,更令人称奇的是网友们对影片的激烈反应,以及对这激烈反应的“激烈反应”。因为对这部短片的评价不同,导致互相指责,甚至相互拉黑…… 

  微电影之“微” 

  “微电影必须要短小精悍,篇幅短的作品同样可以呈现深刻的内涵。”从专业创作者的角度,横舟更关注情节设置与表达技巧。 

  《软软的信》从一名父母因贪腐入狱、暂时寄养在姨妈家且备受姨妈一家欺辱与虐待的小女孩软软的视角,揭示职务犯罪对子女的伤害。而且这部作品是标准的微电影结构,用故事作为悬念,孩子的旁白与画面同时徐徐展开,在影片结尾揭示故事设置的谜局。 

  “如果在表达上更加夸张一点,写一个孩子更加凄凉的绝境——比如流落街头、变成乞儿或小偷什么的,同时作品适当留白,作品的品质会更加强化。” 

  “因为真实所具有的震撼,有时候也会受到真实的禁锢;艺术作品的夸张与情节再造,是我们非专业人所不熟悉甚至有点畏难、畏惧的。”横舟说。 

  剧作家、剧评人默歌对展播作品《礼物》直接表达了赞赏。一位老检察官碰见了一位不懂法律的老大姐,对这样一位老人进行法律说服是艰难的,相当于对着一块石头说话。但是他却一次次去。老检察官的徒弟不耐烦,说让她自己碰钉子去。默歌的赞赏,正是对着这老检察官的这一段话去的——“法理和人情,到底哪个更重一点?我这辈子,都没搞清楚。但我明白一点,法律绝不应该是冰冷的机器,我们绝不该是这个机器的操纵者。它应该带着我们的温度,带着我们流动的血液……” 

  横舟认为这是所有展播影片中,表达最为直接和深刻的一部。他总结:“微电影的特点有很多,但是结构的智慧与机巧,一定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一点,这与我们熟知的微型小说有相通之处。”剧本是一剧之本,虽然微电影的叙述方式与微型小说截然不同,但文字上的构思依然是成功的基础。 

  微电影是一个可以展示我们才华与思想的艺术形式。因为非专业,我们凭着本能处理故事中的人和事,却已经影影绰绰捕捉到艺术的本质,捕捉到我们想要揭示的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我们应该更加自信,更加明确。我们可以更精彩。 

  让我们一起跨越 

  此次微电影展播作品共计118部——另有专题片106部。“默片,动画,沙画,”在曲士飞看来,“表现形式多样而丰富。”网络时代的微电影是一种“时尚”符号,获奖作品《一条私信》因其时尚的因素受到关注。 

  “微电影时代,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时尚一定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一种风格,一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横舟说:《一条私信》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内核和切入点,其时尚和青春气息是他本人喜欢的。偶像剧因素让他看到未来检察官题材的一个方向。但是作品的对话,如果消除一些宣传的痕迹,消除一些生硬的表达,作品会更自然和流畅。 

  微博,微信,微电影,甚至还有轻阅读。微时代的表达方式更加短促、简洁与直接。短促、简洁与直接也可以有丰富的表达,微电影的“宣传面孔”将会逐渐隐形以至消失。因为我们都得面对,网络时代极其挑剔的读者与观众。 

  在这样一个崭新的领域,听到很多批评的声音是在情理之中。批评恰恰是一种财富和更大的收获。因为这些批评,我们的微电影最终会呈现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与复杂——这是电影应该具备、必须具备的特质。

[责任编辑: 牛旭东]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