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冀树:甘当来访群众的“出气筒”
时间:2018-09-02  作者:于要武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本报讯(记者于要武)2018年7月26日上午8时40分,两位七旬老人张大爷和刘大娘走进了天津市静海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接待大厅,进门后,他们大声喊着“信冀树”的名字,情绪十分激动。去年8月,刘大娘的丈夫也就是张大爷的弟弟因犯非法传销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对此,他们没有异议,但他们对同案的另外两个人至今还没有被绳之以法而耿耿于怀。

信冀树招呼道:“坐吧,有话慢慢说。”一个小时之后,渐渐地,两个人脸上有了笑容,然后起身离开了。临出门,他们还一个劲儿地向信冀树解释:“我们不是冲你,你别往心里去。”“没关系,咱们都相信法律,等结果。”从两位老人进门开始,微笑就像定格一样,浮现在信冀树的脸上,平静但不乏热情。

与来访人换位思考

信冀树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人家。1997年,他转业到检察院,在控告申诉部门一干就是21年。他知道,大多数老百姓都不希望打官司告状,只有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时,才会四处奔走。他常说,做接访工作的人,要甘当来访群众的“出气筒”。

一次,一位大娘怒气冲冲地来到控申接待大厅。信冀树见状,立即将老人扶到沙发上坐下,并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在他的安抚下,大娘冷静下来了。她姓王,是静海镇某街的居民。因相邻权的问题,与邻居发生了纠纷,并诉至法院。为了能打赢官司,王大娘专门委托了律师。不巧,就在法庭通知开庭的时候,王大娘委托的律师正在外地出差。于是,王大娘向法官说明了情况,希望推迟开庭时间。结果,法庭如期开庭审理,王大娘败诉。王大娘认为法院有意偏袒对方,便来检察院上访。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信冀树耐心地给王大娘讲有关法律规定,对王大娘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并告诉王大娘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她的问题。临走时,王大娘拉着他的手说:“听你一说,我就明白了,以后有不明白的事儿,还来找你们。”

到检察院找老信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检察官,信冀树转业来到控告申诉岗位后,便抓紧各种空闲时间,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由一个“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并很快成为全市控申系统公认的“活字典”。来访群众有什么法律问题,都乐于向他诉说,让他解答。信冀树说:“不能让老百姓带着怨气四处投告。”

一天,两个山东的菜农心急火燎地闯进了控告申诉接待大厅。原来,他们拉了一车大蒜要卖给静海区内一家腌制品厂。没想到,中间联系人将大蒜卖完后,自己卷着钱跑了。两人正不知怎么办好,有人给他们支招:到检察院找老信。

按照正常程序,信冀树可以让他们到公安机关报案,但转念一想,他们是外地人,连公安机关在哪儿都不知道啊。于是,信冀树一边安慰他们,一边与公安机关联系,确定了具体管辖的派出所。后公安机关及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追回了菜农被骗的2万元钱。

工作中信冀树不仅熟悉控申业务知识,还十分熟悉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多年来,他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没有发生过一起越级上访的事件,有些上访群众甚至与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该院政治处副主任李莉说:“老信就是打开上访人‘心结’的钥匙。在他接访的人中,很多人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检察院管辖。但他并不是简单地一推了之。他总是把自己知道的相关法律政策,向来访群众进行讲解,然后为他们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很多上访人愁眉苦脸地来,满脸笑容地走。”

不经意成了“榜样”

该院检察长贾志杰评价信冀树“就像是一头老黄牛,甘愿默默无闻地做事”。多年来,经他手受理的来信来访案件总数占全科受理总量的44.1%。

在部队,为了让战士转为志愿兵,复员后能找到工作,他多次放弃了立功受奖励的机会;在检察院,由于职数的关系,他至今还是副科级职员,但他依然无怨无悔地工作着。

在不经意中,信冀树这个平凡的身影逐渐成了“标杆”。他先后获得了“天津市检察机关优秀接待员”“天津市先进检察干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如今,他已经成了该院控申部门的一个重要的标识,他所在的控告申诉部门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责任编辑: 刘家墉]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