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团队:“一次次的坚守,只为孩子们一次次亲切的呼唤”
时间:2018-01-14  作者:刘德华 钟科 冯林驩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为了孩子们的笑容更灿烂

——记四川省营山县检察院“知心姐姐”团队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在以“彰显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南充”为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四川省营山县检察院“知心姐姐”团队荣获“最美法治人物”称号。

  “知心姐姐”团队由12位检察女干警组成,她们说:“一次次的坚守,只为孩子们一次次亲切的呼唤。”

  春风化雨,挽救失足未成年人

  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潘丽琼是“知心姐姐”中的“老人”了。2015年7月16日,营山县某娱乐会所发生了一起几十人参与的聚众斗殴案件,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10人中,4人是未成年人,且是在校学生。经查明,4名未成年人都是临时邀约,有的甚至不明缘由地参与了斗殴。潘丽琼认为,这4名涉案未成年人的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害结果。8月20日,检察院依法依程序对4人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考验期间,潘丽琼多次走进4名未成年人的学校和家庭,开展深入细致的帮教。她利用下班时间带领他们参加义务劳动,给他们开设法治小课堂,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和改正错误。通过她一路帮、扶、带,这4名未成年人均重返校园,且已有2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课余时,他们总是联系潘丽琼,希望能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

  2015年以来,“知心姐姐”先后对128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了帮教。2017年5月,经历多次挽救活动后,“知心姐姐”总结建立了针对涉案未成年人以心理矫正、情绪疏导、普法教育为目的的“5+1”帮教模式,独创、首创了集办案、救助、帮教和普法为一体的“四三工作法”。2017年10月,“知心姐姐”的工作经验和成效被省、市两级检察院作为未成年人帮教和普法先进典型转发推广。

  雪中送炭,救助被害未成年人

  办公室干警文颜是一名90后妈妈。办公室工作繁杂,家中孩子嗷嗷待哺,但她仍是“知心姐姐”团队中的活跃分子。2017年3月,一名11岁贫困留守儿童被摩托车撞残,肇事者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赔偿金。“孩子的病情拖不起。”文颜第一时间申请救助这名被害未成年人。

  文颜到其家里了解情况时发现,孩子对生活已丧失了信心,萌生了退学的想法。文颜急在心头,她连续半个月,每天下班乘车去孩子家中,安慰他鼓励他。同时,文颜为其申请到国家司法救助金1万元,并协调医院减免他的医药费,组织公益筹款帮助他进行后期恢复治疗。历经4个月,如今,孩子能依靠拐杖走路了,“知心姐姐,我一定会勇敢地站起来。”孩子拉着文颜的手说。

  司法救助过程中,“知心姐姐”不断深化救助机制,2017年,与当地人社局、司法局、教育局、县卫生局等九部门共同会签了《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其他救助衔接机制的意见》。《意见》中除了规定在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开展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措施外,还将化解矛盾纠纷、法律救助和普法宣传作为涉及青少年司法救助的重要内容。

  涓涓细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同是90后的罗畅,乍一看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可正是这个还未谈恋爱的“知心姐姐”却已经在未检科工作了3年。“为什么要等孩子犯罪了或者被侵害了才挽救呢?”罗畅决定变事后帮教为事前预防。

  于是,罗畅主动到各个学校联系,让同学们到检察院感受检察文化,让孩子们对法律心存敬畏。她开展法治课堂走进偏远山村,让孩子们懂得如何运用应急救援、急救知识。她大胆地把性侵话题制成专题讲座,告诉孩子们哪些行为是不正当的。她开展“网络游戏”专题讲座,告诫同学们如何正确面对网络……

  2017年8月,针对网上流行的“蓝鲸”游戏,罗畅深入各学校开展专题法治讲座。一次讲座之后,一名五年级男生主动找到她:“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我本来想试试,会不会就不那么孤独了。”原来,这个孩子正四处打听怎样加入“蓝鲸”游戏。罗畅不动声色,单独对他进行了模拟表演,通过一系列台词对话,孩子终于明白了“蓝鲸”游戏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同时,她联系了孩子的父母,并一起制定了关爱计划。9月的每个周末,她都去陪孩子玩耍,减轻他的孤独感。如今,每每看到这个孩子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罗畅就很欣慰。

  2015年以来,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过程中,“知心姐姐”提出普法宣传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她们把法中柔情洒在了全县25个乡镇,覆盖学生近万人。“万箭齐发归于靶心”,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工作岗位,相同的责任担当让她们拥有共同的荣誉:在以“彰显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南充”为主题的颁奖典礼上,“知心姐姐”团队荣获“最美法治人物”称号。

[责任编辑: 王媛]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