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达人”唐万辉
时间:2017-12-24  作者:韩兵 谢海龙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说起唐万辉,同事们都说:“他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技术达人’。”

  唐万辉,1973年出生,历任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检察院公诉科科员、反渎职侵权侦查科科员、办公室副主任、技术科科长,黑龙江省检察院培训库专职教师。

  构建办案平台省时省力

  唐万辉所在的让胡路区检察院位于大庆油田核心区,这个50多人的小院却承担着辖区60余万人口的案件办理、法律监督任务,年均办理各类案件1000余件。

  让胡路区公检法三机关距市看守所约25公里,往返提审以及法院押送犯罪嫌疑人开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看着同事们劳累的身影,唐万辉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2年该院大胆创新,构建公检法三机关跨部门网上办案平台。作为该院的“技术达人”,唐万辉在该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作为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全程参与该院的信息化建设。他告诉自己:“这是改变多年困局的好机会,我必须全力以赴。”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唐万辉多次深入到当地公安局、法院、看守所、检察室进行设备测试,对现场设备布局连接做到心中有数,为综合指导维护奠定了基础,并对各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对跨部门网上办案平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付出了不懈努力。

  该平台的建立使当地公检法之间办理刑事案件得以网上运行,刑事卷宗网上流转,办案行为网上留痕,网上远程提审、庭审。公检法三部门的无缝对接还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促进案件办理规范高效。远程庭审中法、检、看三方同时开庭,实时影音传输,突破了传统庭审模式的空间局限。

  自2013年底该系统运行以来,年均远程提审400人次,远程开庭200人次。该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全国领先的成果,并于2015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示范院。

  开发通讯软件高效又贴心

  2015年初,在向北京、江苏、海南等地同仁学习的基础上,唐万辉决定开发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他说:“通讯软件有时就像语言,两个人用不同的软件无法及时沟通,耽误工作。结合我们院的实际情况,这个软件实用性要强,还要考虑到大家的可接受性。”

  唐万辉通过仔细筛选,在网上选择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并进行了浅开发。据了解,该软件具有1分钟全体通知功能,并且以电话拨号的方式拨打给被通知人,基于这个优点,唐万辉先选择在办公室进行推广应用,主要用来向外发通知信息,在大家有认识之后,唐万辉组织干警进行一对一安装指导,手把手地教。目前,该软件已经成了该院干警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帮手,广泛应用于通知通告,非涉密公文流转、会务管理、车辆管理、值班值宿记录、请销假、食堂预约订餐等工作,既规范了各项日常检务保障,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让胡路区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获得了最高检信息技术中心、上级检察院、全国人大代表等各方的肯定和好评,多地检察院前来考察学习,唐万辉作为该院信息化建设的见证者和骨干力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踏上探索智慧检务新征程

  作为黑龙江省检察院培训库专职教师,近年来,唐万辉还多次受邀参加最高检组织的大数据与信息化培训班,讲授《互联网数据在侦查中的应用》《大数据在量刑中的运用》《电子卷宗的数据化应用构想》等课程,并受开封、无锡、海南、青岛等多地检察机关邀请进行授课。忙碌而充实的唐万辉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说:“我们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和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的同时,还要在智慧检务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我们还有很多空间。”

  2017年8月,唐万辉参与了最高检理论所完成的《大数据的运用与检察工作创新》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经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徐明批示,他又参加了省院第十二届六次检察委员会集体学习会议,在会上主讲《用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来打造智慧检察》。

  “让胡路区检察院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培养、发展了我的专长,我只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中更加深入地研究、学习,现在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小有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要继续努力!”唐万辉又开始向更新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