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检察机关去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41件
时间:2020-04-25  作者:章宁旦 韦磊 何丽华  来源:法制日报
【字体:  

本报广州4月24日电(记者章宁旦 通讯员韦磊 何丽华)记者日前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19年,广东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63件2450人,办案数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41件2721人,起诉人数同比增加17.3%。

广东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犯罪类型集中且区域特征明显、犯罪紧密结合网络和物流查证难度大、侵权产品集中化、产业链条化现象明显等特征。

从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类型来看,侵犯商标类的案件占大多数,侵犯专利和著作权案件较少。从地域上看,珠三角地区案件量约占全省的九成以上,这与当地相关产业比较发达有关。商标权的侵权对象以电子产品、手袋、衣服、酒、日用品为主,并逐步蔓延到汽车配件、电缆,乃至医疗器械等产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较大隐患。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制假售假渠道由原来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互联网销售等新型渠道转变,社交软件、购物平台网店成为假货网络购销的新渠道,网络广告、网站宣传、网店兜售成为重要的售假平台。

广东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利用互联网售假案件呈现产销分离、上下线及受害人分布广、数额认定方式复杂等特点,查办难度更大。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沟通联络、寻找合作者,互相提供上下游环节的产品,并通过现代物流体系送达对方。有的制假人员将制假环节拆分成多段,分别承包给不知情的其他人员单独生产或组装,制假地与售假地相分离,不法分子之间不需要见面,甚至不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极具隐秘性。

高档消费品特别是名牌产品由于利润更高,成为不法分子侵权制假的首选。以万某标为首的53人特大制售假酒案为例,该案被告人万某标、罗某英于2018年2月起,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调酒师傅、销售人员,采购假冒包装材料,勾兑伪劣成品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系列等知名品牌洋酒销售牟利,涉案金额千万余元,造假窝点也有十几个,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

“当前,此类犯罪产业链条化现象明显,生产、销售各成产业,有的专门生产侵权产品,有的专门从事销售,即使抓获其中一方,也很难实现全链条打击,打击难度增大。”广东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侵权产品产业细分的情况也较为突出,比如针对手机的侵权,就发展出专门生产假冒品牌手机电源、电池、屏幕、耳机等多个产业,权利人维权难度大。 

(原标题:广东检察机关去年起诉侵犯知产犯罪一千四百余件 侵权犯罪产业链条化特征明显)

[责任编辑: 王冬]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