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开展“真实就是力量”文学沙龙活动
时间:2017-08-04  作者:龙平川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沙龙活动分享环节 陈劲垚/摄影

  2017年7月26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其策划的《检察官点评“炮局”预审故事》即将出版之际,以“真实就是力量”为主题开展文学沙龙活动,通过分享、交流这本由原“炮局”老预审员吕燕群口述、蓝向东检察长撰写、该院干警点评的书籍,让全院干警进一步了解这部充满故事的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感受文学带来的力量与智慧。

  以检察官的视角撰写与评述预审故事,会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与收获。作为本次沙龙的嘉宾之一,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特别提到了这本书的成书背景:他和吕燕群是发小,他在市院工作时,蓝向东是办公室主任,他对他们都很熟。“老吕很爱讲,也很善讲,向东及时捕捉到有意义的信息。我在这本书的序中写到了,我们这个作品前面是在讲预审故事,后面是在评论。故事讲的是一段历史,我们要尊重历史,要注重对历史的研究。故事之后是检察官写的评论,这就像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把今天和昨天联系起来,思考变化及其原因。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我们当前的司法工作者懂得尊重历史、研究历史、看清现在、指导未来。”

  在叙述方式上以第一人称为视角和主角的作品,决定了其对阅读者具有的代入感,而讲述人吕燕群恰恰以故事真实和细节丰富见长。他说:“回首在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分局十年的预审工作,我认为值得去回忆、去总结亲自办理过的那些案子。在偶然的机会下,我认识了蓝向东检察长,他提出了把这些故事讲下来出一本书的设想。这正合我意,于是乎就有了这一个个故事,形成了这本书。我讲述的每个预审故事最后都加入了检察官的点评,是这些年轻的检察官用专业的知识将老故事注入了新生命。”

  此次沙龙,《绿海副刊》编辑部以嘉宾身份应邀参加。2017年1月6日,《绿海副刊》封面文章以《老预审口述“炮局”往事》为题,叙述了这部预审故事出炉的缘起:“早就听说有‘炮局’这个地方,但第一次走进‘炮局’还是在2000年左右,那时因为工作上的缘故,我们去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办事。听分局同志讲,这里曾经是旧伪时期的监狱……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走进了炮局胡同,看到了胡同里的炮楼、高墙上的铁丝网。机缘巧合,让我们对‘炮局’更加熟悉的,是与一位老公安预审员的邂逅与深交……”此后,《绿海副刊》进行了15期的预审故事连载,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而今,这些预审故事加上北京东城检察官的评述,进一步丰富了预审故事的内涵。

  “炮局预审故事”具有朴实而素雅的风格,语言功底扎实,充满人文情怀,引人入胜。本次沙龙的分享环节,蓝向东说:“实际上我不是创作者,而是记录者,把老吕讲的故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讲预审故事他早有想法,讲故事的背后也有自己的执法办案理念。这些故事涉及到对口供的甄别,对非法证据的排除等等,突出了亲历性,这些鲜活的样本可以为检察官办案作参考,规范司法行为。这也是我让院里的部分干警点评故事的原因,为的是不把这些故事仅仅当成一个故事来听。”

  以预审员的角度来看审讯,对于检察官而言会有一种既新鲜又奇特的感觉。作为这部书的点评人之一,东城区检察院公诉部主任冯莹表示:“我特别感谢这样一个机会,在审查案件之余,能有另外一种方式去思考法律、法治史和办案的经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每个点评者都读了所有的故事,内心充满感动。我从两个不同身份来看这些故事。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去看这些尘封的案件,会被案件的曲折和离奇所吸引,也对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法律的执着充满感动;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更多的是去看案件中的法律问题、证据问题以及庭审的问题,这种视角的转变也给了我们对实务工作的启示,增加了办案素养。”

  随手翻看检察官的点评,既有直观的感受,也有法理的评析,叙、评相融,情、理相合。点评人之一、公诉部检察官助理陈涛说:“我们写的是法律点评,想通过点评让不是法律工作从业者的读者能够看明白,又要结合故事本身,把执法办案的理念讲述给读者。”

  检察与文学的融合,是此次沙龙活动探究的内容。正如东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温长军在沙龙结束致辞中所说:“检察与文学同气相求”,检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检察文学的助力,检察文学创作又多方位地展现了检察工作的风采。东城检察院将执“工匠之心”,把真实的故事,用认真的态度呈现出来,创作更多优秀的检察文学作品。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会有人操守不更,情怀不变。这正是这部预审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原标题:预审故事 人文情怀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真实就是力量”文学沙龙活动侧记)

[责任编辑: 刘淑娟]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