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打造"队伍+制度+协会"未检工作新模式
时间:2016-05-12  作者:龙平川 卢志坚 苏严芍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江阴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未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日前,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组织召开该院未检部门学习研讨会,曾在全国首届未检业务竞赛中取得佳绩的该院未检科干警张涛结合工作体会畅谈着自己的想法。近年来,该院坚持“优先保护、特殊保护、双向保护”的理念,坚持“捕诉监防维”一体化工作方式,强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打造出“队伍+制度+协会”未检工作新模式。

  打造专业队伍,制定科学制度

  “办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需要专业的队伍和科学有效的制度。”江阴市检察院未检科科长陈春来说。近年来,该院在打造未检专业化队伍上不断努力,结合办案加强学习。2015年4月,该院邀请新西兰文教专家Raewyn.Chirnside(中文名秦雅文)女士,为该院未检科干警和青少年权益保护中心的全体会员进行授课。不仅如此,该院还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学者来到该院进行授课,大大提升了该院干警的业务水平。目前,该院共有2名干警分获省级未检业务标兵、业务能手称号,1名干警在全国首届未检业务竞赛中获得第二名。

  科学有效的制度是专业化队伍开展工作的保障。自2012年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后,该院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在未成年人案件中,我们要求即使有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合适成年人也应到场维权,同时还强化了心理咨询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规定。”陈春来介绍说。据了解,在2015年该院办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合适成年人共到场94人次,法定代理人到场58人次,开展社会调查92次,提供法律援助100余次,提供心理测评及心理疏导152次,封存犯罪记录68人,开展亲情会见21次。

  依托协会开展帮教服务

  2015年10月,张涛在对附条件不起诉对象林某的帮教考察中发现其出现极大的抵触情绪。原来林某在拿到工资后买了一部新手机,父母因此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家庭的矛盾让他产生了抗拒考察和离家出走的念头。张涛立即与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社工朱轶蕾联系,同时邀请协会心理咨询师对林某进行心理疏导,最终帮助林某一家人解开了心结,林某也顺利通过了考察。

  2014年12月,该院联合市政法委、法院、公安、团委等部门建立江阴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面向涉罪青少年、问题青少年、困境儿童等群体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等帮教活动。据陈春来介绍,协会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员、心理咨询培训等各类培训12次。2015年,由该协会申报的民政公益创投项目《奔跑吧少年——涉罪未成年人关爱项目》获2015年度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大赛铜奖、江苏省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二等奖,并入选2015年度江苏省青少年社会工作示范项目。

  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普法宣教

  “盛检察官,我们下期节目想就校园暴力的相关问题作专题解读,希望您能从相关案件角度对校园暴力的预防进行解读或点评。”日前,江阴市人民广播电台邀请该院未检科干警盛艳为一档和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栏目作法治主讲。除了积极参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录制,该院干警还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宣传。2013年由该院未检科创办的以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雏鹰爱心港”开通,定期更新警示案例、检察官提醒、青少年自我保护知识等内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线上宣教形式多样,线下活动也未停步。该院以江阴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推出“法治伴我行”活动,通过参观展区、多媒体综合活动室和模拟“圆桌法庭”等内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自我保护意识。该院还与辖区部分中小学校合作开展“护苗行动校园行”“法伴青春呵护成长”系列活动,定期举办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推进检校共建、检社共建。

  (原标题:做好专业化发展 引入社会化力量 江苏江阴:打造“队伍+制度+协会”未检工作新模式)

[责任编辑: 王冬]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